美文网首页
死亡教育

死亡教育

作者: 小小冰棍儿 | 来源:发表于2020-02-27 23:23 被阅读0次

       

        这个疫情肆虐的春天,我们看到的死亡好像比以往要多很多。每天早上新增的数据不停的在告诉大家生命如此的脆弱不堪一击。根据统计,每年约有5000万人死亡。换算下来,每1秒钟就会有1.8个人死亡。也就是说你看完这句话后,已经有几个人离开了这个世界。死亡,每一天都在真真切切的发生着。我们每天都会看到死亡,叶子从树上飘落,花朵盛开后枯萎,小昆虫在蜘蛛网上挣扎,蚂蚁不小心被踩死在脚下,邻居家的老奶奶去世,就在昨天家里养的小金鱼死了,这些都是死亡。

          人的生命就像树上的一片叶子,由春天嫩绿,到夏天的生机盎然,再到秋天的金黄、枯萎,最终落叶归根,重回大地的怀抱。生命生生不息,生是美好,死是必然。“人固有一死”,死亡是公平的,不管你是王侯将相还是平民百姓,每个人都会死。说白一些,我们所见过的每一个人都会经历一场死亡,包括我们的亲人也会离我们而去,我们自己也将在某一天和这个世界告别。

        《论语》里讲到:“未知生,焉知死。"其实也可以换个角度去思考“未知死,焉知生”。坦然面对死,承认死亡的存在,认识死亡的真相,才能看到生到底是什么,才会对我们这个弱小的生命有了解和敬畏。向死而生,恐怕是我们都要修的一门课程。

      我们所生活的这个国度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几千年来沉淀下来的文化根基里有着属于我们自己的传统 。谈论生,可以,谈论死,却是避讳,这是我们的文化。因为未知,大家对死亡是恐惧的,是没有心里预设的。在我们的观念里“死”是大忌,电话号码不要带“4”的,买房不买“4层”,节日里不能说“死”字。好像是我们不提死亡就不会发生一样。可是,“5.12汶川地震”,2018年至2019年,时间带走了李咏、金庸先生、顾方舟、林清玄、赵忠祥、科比、李文亮......包括疫情期间陨落的2718个生命,这些都使我们被迫面对死亡,包括孩子们。

          孩子对所有的一切总是充满好奇心,他们对死亡也是充满疑惑,就像他们探索自己是怎么出生的一样。

          “什么是死亡?”

          “死了的人去哪儿了?”

          “ 我什么时候会死?”

            “死了还能见到爸爸妈妈吗?”

            这样的问题对家长来说是很为难、很纠结的,甚至是无从下口。

        《南方都市报》曾经做过一项关于死亡教育的调查,在3000名家长中,仅有13.6%的人会认真回答孩子关于死亡的提问,超过60%的家长选择避讳不回答。因为家庭教育里对死亡教育几乎是空白的。

        白岩松说:“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我们不愿意跟孩子谈论死亡,有的是因为死亡这个话题太残酷,不愿孩子接受这个真相;有的是认为孩子没必要知道,长大慢慢就知道了;还有的是不知道怎么跟孩子提及这个沉重的话题,因为我们自己的父母也从来没有提过这个问题。

          前一段时间,我看到有文章写道:不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则会使孩子走向两个极端:要么对死亡极度的恐惧和抗拒,要么把生死当作儿戏,缺乏对生命的敬畏。我便想起来那个踩死小鸟的男孩,孩子的行为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错,出现问题的是我们没有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那些长大后漠视生命,有暴力倾向的孩子,很可能从小就缺乏这样的教育。 我也想起来在昨天的新闻报道里看到一则新闻:十堰老人家中死亡留下6岁孙子。小朋友陪着爷爷的遗体待了 2天,他还给爷爷盖上了被子。对孩子来说爷爷的去世就像睡着了一样,可是谁都无法想象这么小的孩子在死亡面前经历了什么。死亡的真相是残酷的,但是我们可以选择适当的方式教会孩子死亡的含义。

      心理学家皮亚杰在研究儿童对死亡的认知时认为:在2到7岁的时候,孩子对死亡所产生的焦虑是短暂的,又会一再发生。孩子的害怕并不是死亡本身,而是死亡对他们来说是陌生的,是无法想象出来的,他们害怕的是分离,害怕被抛弃。因此,在孩子谈及死亡话题的时候,我们要给他们足够的安全感。

        黄磊曾在节目中被女儿多多问及死亡是什么,他的回答充满了智慧:

        黄磊:“你知道星星的光是什么吗?每一颗星星都是属于一个人的。每一个人要离开这个世界,就到天上变成了星星。”

        多多:“星星那么小,等我上了天怎么分得出哪颗是你?”

        黄磊:“我们就变成一颗星星了,一家变成一颗,相爱的人会在天空重逢,永不分离,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变成一颗最明亮的星星。”

          他的说法很好的解释了死亡,给了年幼的孩子巨大的安全感,帮孩子消除焦虑,值得我们学习。

        可是随着孩子年岁不断增长,他们对这个世界的了解越来越多,这样的回答就无法满足他们对死亡的探究了。

          儿童心理学家研究发现,3至10岁孩子对死亡的认知存在3个阶段:

        阶段一:认为死亡是短暂的分离死去的东西还会回来。

        阶段二:认为有些人,比如父母、英雄、幸运的人是不会死的。

        阶段三:认为死亡不可避免,他是生命中必然的过程。

        孩子慢慢长大之后,我们可以主动向孩子做科普的探讨,而不是等到他们提问时再手足无措地应付。

        一次台湾作家刘墉带儿子去看枫叶。漫山遍野的红枫在秋风的吹拂下纷纷扬扬地飘落,场面蔚为壮观。他的儿子第一次看到如此壮丽的画面,高兴得连蹦带跳。刘墉告诉儿子:这世上没有永不凋零的树叶,每个人也总有一天会离开这个世界,死亡,和出生一样,都是很自然的事。死亡是一场告别,虽然避免不了伤感,却依然可以像枫叶一般美丽。就这样,他用春风化雨般的讲述给孩子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死亡教育课。

          他的儿子后来在作文中写道:“自从那一天开始,我就对死亡没有之前那么害怕了,因为爸爸的话让我感受到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延续。”

          蒙台梭利说:“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只有正确认识了死亡,才能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更加尊重生命、热爱生活。”有时候大人们总是很自负,总认为孩子小,说了也不懂。其实,孩子虽小,可他们看这个世界却是很清楚的,他们更加的真实和勇敢,也更加的乐观和积极。教导孩子认识死亡,他们就会明白生命总有一天会结束,清楚终点在哪里,就会珍惜身边所有的一切。

            几年前的下午我在学校报告厅和孩子一同观看了电影《寻梦环游记》。影片结尾米格尔从死亡之地回来后给太奶奶唱歌,告诉她父亲并没有忘记她并且很爱她。患有阿兹海默症的太奶奶听到歌曲后记忆被打开,她又重新记起了自己的父亲,并且从抽屉里拿出了她们一家人照片缺失的一角,嘴里面还说着“爸爸”,这无疑是令我感动的地方。人不在这了,却会以另外一种方式存在。就像歌曲中唱的:

    “Remember me

    Though I have to say good bye

    Remember me

    Don’t let it make you cry

    For even if I’m far away

    I hold you in my heart

    I sing a secret song to you each night weare apart”

    “请记住我,虽然必须说再见,不要挥洒眼泪,虽然我离你很远,但是你依然会在我的心里。”人虽然不在了,可爱却一直存在。死亡是生命的结束,不是爱的分离。

            死亡是人生命的终点,没有任何人可以逃脱。它虽会给活着的人留下伤心和悲痛,但它也同样留给我们爱和温暖的回忆。这些爱和温暖会成为我们生命的最宝贵的财富,让我们好好生活下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死亡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vcqh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