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桃花扇-(清)孔尚任

桃花扇-(清)孔尚任

作者: 更欣 | 来源:发表于2024-08-12 23:03 被阅读0次

    清溪尽是辛夷树,不及东风桃李花。

    《桃花扇》是历史剧,孔尚任拜访了大量南明遗民,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这是考试必考部分。以历尽悲欢离合,为爱千里寄扇的侯方域和李香君爱情折射南明的兴亡。

    晏几道在千年前用一句“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是轻摇桃花扇的孔尚任的戏剧核心概括。桃花扇是李香君拒绝田仰的求婚,以死明志时,鲜血溅在扇面上,杨文骢沿着血迹,绘画而成。桃花扇的鲜血是李香君的性格色彩,即使被画成桃花,本质依然是一腔热血。一面和侯方域交好,一面和阮大铖友善的杨文骢,绘制被自己逼迫自尽的李香君的鲜血染上的折扇,变成桃花扇后感叹李香君的节气,是很有趣的设计,他像有坚守但不多的大多数人。更有趣的是,杨文骢明明和李贞丽是相好,和侯方域是朋友,却总能及时把李香君推入火坑,李香君的情绪表达都来自他地推动。

    双平行线的叙事方式贯穿始终,并在男女主人公命运转变的时刻来回切换,使得《桃花扇》在叙事上高潮迭起。在历史的进程中,是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命运无常不但是说李香君、侯方域等,阮大铖一样有自己的悲剧,剧中提到《燕子笺》是他创作的戏剧,如果不是时代命运,阮大铖可以成为有名的戏剧家,而不是现在历史上有名的横跳代表。弘光帝的不靠谱在此处可见一斑,登记后不想着收复失地,而是马上根据《燕子笺》的剧本,开始选秀拍电影。

    从兴亡的角度:左良玉、黄得功、史可法等人有心报国,无力回天,左良玉被儿子坑爹吐血身亡和史可法守扬州死战不降成为南明最后的光。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东林党和魏党之间的矛盾、四镇之间的矛盾,频频出现,看到南明诸人将重心放在内斗上,大概能理解为什么《南明史》是治疗低血压的良方。以侯方域、陈定生、吴次尾等复社成员为代表的文人名士,表达爱国之情最常见的做法是去秦淮河上骂阮大铖,张天如、夏彝仲等人同样如此,秦淮河上重拳出击,战场之上不见踪影。附言:《桃花扇》是同人戏剧,不可以把戏剧形象和历史形象相互替代。

    从爱情的角度:每个人对爱情的理解各不相同,戏剧中李香君和侯方域选择出家归隐,是古代文人面对改朝换代时最常见的坚守内心坚持的做法,两人的出家不但使得人物的信仰得到守护,使两人的爱情得到了圆满的延续。1963年改编的电影,将陈词唱出了新愁,采用当年讽刺汪精卫时改编的版本,结局设计为侯方域移发易服,放弃最初的信仰。李香君成为文人完美梦境中不可得的不完美。对爱情,网路上有个观点:爱情要的不是爱,是坚定的选择下的偏爱。另及,什么时候你希望情敌越多越好?家国之爱时!两者组合,家国是李香君坚定不移的选择,面对爱人价值观的转变,选择坚守自己的信仰,直接决裂。

    面对大义的选择,李香君果断又直接。一是阮大惩送给侯方域妆奁,作为两人成婚之用的礼物。当侯方域还在犹豫,李香君直接退回所有妆奁,并从道德等角度分析接受礼物的恶果。此处是一个不同阶层人员的选择对比,复社青年行为犹犹豫豫,已经准备为阮大铖洗白;秦淮歌女怒斥奸人,位卑未敢忘忧国。从坚持内心的信仰的方向看,侯方域配不上李香君,潘多拉的魔盒一旦开启便如滔滔江水连绵不断。二是李香君果断拒绝田仰的求婚。一方面是对侯方域的坚贞,另一方面是对田仰等奸臣的唾弃。结合现实,是李香君对国家的忠诚,以及同奸人划清界限的果断。三是在表演时怒骂马士英和阮大铖。讽刺的是马士英掌权时胡作非为,被俘后却以身殉国。人物的复杂性比剧本精彩。

    移节易志的又何止侯方域,诸多文人名士面对国破家亡的经历,三年便可以放下心结,奔向新的前程。结合《桃花扇》将爱情和国家大义结合映衬,有什么爱情三年还不能放下?有些人把回忆谈得比恋爱长,有些人把恋爱看成旅途中的一次驿站。相信自己相信的,热爱自己热爱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桃花扇-(清)孔尚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ved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