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 Milano day-1

作者: 云片糕 | 来源:发表于2023-03-03 16:32 被阅读0次

五天前,从威尼斯去瑞士采尔马特路上,曾在米兰火车站转车,现在回到米兰,接下来要在这里玩几天。

我们挑了个古色古香的旅店,大堂很漂亮。

通向早餐厅的走廊,淡蓝色的天空颜色。Vegas的Paris酒店的装饰,就是仿照这种意大利风格。

给屋顶彩绘来个特写。

四星的早餐总还是不错的,基本不会踩雷。

早餐后,按照大堂经理的指引,坐地铁三站,来到了米兰大教堂 Duomo di Milano。今天不巧,赶上了下雨天。

预约的时间还没到,先来到了在米兰大教堂广场左侧有维多利奥·埃玛努埃尔二世长廊,长廊建于1865 -1877年。呈十字形,长196米,宽105米,高47米廊顶呈拱圆形,顶上装有彩色玻璃棚,是米兰的商业中心之一。地面是用大理石铺成的马赛克图案。巨大的拱形建筑富丽堂皇,长廊内有装璜考究的金银首饰、时装、礼品店、餐馆,咖啡厅和书店。

长廊的拱圆形玻璃棚覆盖了横竖两条街,遮风挡雨,美观实用。印象中伦敦的Hay's Galleria 应该也是照抄这种设计。

中心圆顶下地面上黄道带的金牛座图案,据说是站上去转个圈能带来好运,现在应该正好在圣诞树下面。

意大利人干别的不行,但艺术审美,吃喝玩乐上确实是没得说,Mall里的饭馆里面总是熙熙攘攘。

参观大教堂时间到了,先放一张晴天时候的照片。
米兰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教堂。名列世界五大教堂。大教堂于1386年开工建造,1500年完成拱顶,1774年最高的哥特式塔尖上的La Madonnina(镀金圣母玛丽亚雕像)由Giuseppe Perego建造,是米兰市的象征。整个教堂1965年完工,历时500多年。拿破仑曾于1805年在米兰大教堂举行加冕仪式。

雕刻和尖塔是哥特式建筑的特点之一,米兰大教堂可以说是把这个特点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了。外部的扶壁、塔、墙面都是垂直向上的垂直划分,全部局部和细节顶部为尖顶,整个外形充满着向天空的升腾感,这些都是哥特式建筑的典型外部特征。教堂内外墙等处均点缀着圣人、圣女雕像,共有6000多座,仅教堂外就有3159尊之多。教堂顶耸立着135个尖塔,每个尖塔上都有精致的人物雕刻。

今天是我们此行的唯一一个下雨天,好在我们主要是预约的室内参观。不同的票有不同的入口,冒雨绕着教堂转了一整圈才找到正确的入口。我们的套票包括教堂内部,屋顶,地下室和博物馆。首先来到屋顶,继续迎接大雨的洗礼。

对于旅游者,最不能错过的地方是教堂的顶层,教堂有6座石梯和两个电梯通往屋顶,顶上纵横交错着33座石桥,连接堂顶各个部分,天好的时候,登上堂顶可鸟瞰全市风光,

教堂顶部建有135座哥特式大理石尖塔,每一塔顶立有塑像,另有150个水道,410个大理石支架,上面均装饰有浮雕。尖塔之林直立挺拔,给人以飞腾升华、超脱尘世之感。英国小说家劳伦斯称大教堂“活像一只刺猬。 中央塔为其中最高,高108米,也是教堂的最高点,建于15世纪,由意大利建筑巨匠伯鲁诺列斯基建造。中央塔上的圣母玛利亚(Lady of Assumption)雕像于1774年才建成,高4.2米,为镀金铜像,圣母身裹3900多片金叶片,重700多公斤,整个圣母像在阳光下光辉夺目,代表爱,是所有米兰人的共同标记。

游客可以经过920级阶梯徒步登顶,也可以选择乘坐电梯登顶(据说达芬奇为这座建筑发明的电梯)。
我们坐着达芬奇发明的电梯上来,参观完屋顶,自己走台阶下去,结果直接出了教堂,还得绕半圈,再找到另一入口进入教堂内部,一番折腾。

米兰大教堂的大厅有着显著的哥特式风格建筑的特点:中厅较长而宽度较窄,长约130米,宽约59米,两侧支柱的间距不大,形成自入口导向祭坛的强烈动势。 中厅高度很高,顶部最高处距地面45米。宏伟的大厅被四排柱子分开。

冬季是旅游淡季,这里也不例外,大厅顶部展开了一张巨大的安全网,维护工程正在进行中。

和所有其他之前参观的大教堂不同,这里两侧悬挂着巨幅的画作,非常精美。

大厅圣坛周围支撑中央塔楼的四根柱子,每根高40米,直径达到10米,由大块花岗岩砌叠而成,外包大理石。12根较小圆柱,柱子加上柱头总高约26米,直径3.5米。这些柱子共同支撑着重达1.4万吨重的拱形屋顶,柱与柱之间有金属杆件拉结,形成5道走廊。两侧束柱柱头弱化消退,垂直线控制室内划分,尖尖的拱券在拱顶相交,如同自地下生长出来的挺拔枝杆,形成很强的向上升腾的动势。两个动势体现对神的崇敬和对天国向往的暗示。

这里是2000年来,米兰大主教的清单。第一位是公元51年的,最后一位是2011年的Angelo Scola。

和所有知名大教堂一样,这里藏有许多艺术珍品和米兰名人的陵墓,所以米兰大教堂可以堪称神圣的圣殿。

教堂大厅供奉着十五世纪时米兰大主教的遗体,头部是白银筑就,躯体是主教真身。

教堂的地下室,这里有砖砌的深度为4-8米的空间。能看见是大教堂基础的圣特库拉教堂的遗址。

意大利到处都是古迹下面压着古迹,米兰大教堂也不例外。这下面的圣特库拉教堂规模也是不小。周边还发掘出了历史悠久的城市遗迹,下水道系统,以及墓穴。

从大教堂出来,旁边就是大教堂博物馆 Museodel Duomo,这里藏有许多艺术珍品,也有装饰大教堂的雕刻的原作。

镶嵌了满满珠宝玉石的圣经。

各种金光闪闪的圣杯圣器。

米兰大教堂外部有96个怪兽形排水口,每个转角处的怪兽都各不相同,这是其中两件。

米兰大教堂是世界上雕像最多的哥特式教堂。整座教堂共有大理石雕像6000多座,3159座位于建筑外部,各种雕像千姿百态。

大大小小,栩栩如生。

米兰大教堂的玻璃窗可能是全世界最大的,高约20米,共有24扇,主要以耶稣故事作为主题。这些彩色玻璃造于500多年前,至今仍光彩夺目。

当阳光透过彩色玻璃射入教堂时,霎时,让人明白宗教的美原来可以这样宣示。这些都是意大利花格窗中的精品。

博物馆中还有这样一个小厅,墙上的壁画几乎已经完全褪色了。看介绍,这是乔托画派的耶稣受难图,可惜上半部分已经彻底损毁。

最高的哥特式塔尖上的La Madonnina(镀金圣母玛丽亚雕像)由Giuseppe Perego建造。雕像于1774年建成,高4.2米,为镀金铜像,圣母身裹3900多片金叶片,重700多公斤,整个圣母像在阳光下光辉夺目,代表爱,是所有米兰人的共同标记。

博物馆中有几间大房间,被称作Library。这里保存着当初修建教堂时,几千个雕塑的原始模具。当初在制作石雕之前,首先需要制作缩小比例的木质模型,审核通过后才能制作石雕正品。

仔细观察每个模型,异常精致优美。

大教堂的每尊雕塑都是经过激烈竞争后的优胜者。这里橱窗展示的都是当时的参赛作品,可以说个个都是神来之笔。

在博物馆靠近出口处,有一座装满一间房子大的教堂木质模型。模型完美地复刻了整座教堂的每一处细节,令人百看不厌。旁边还有几座小一号的模型,是米兰大教堂的其他几个设计版本,都没有最终版本纷繁复杂。
米兰大教堂是世界上雕塑最多的建筑和尖塔最多的建筑,被誉为大理石山。当时的米兰教区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区,而米兰大教堂是天主教米兰总教区的主教堂。所以大教堂不仅仅是一个教堂,一栋建筑,更是米兰的精神象征和标志,也是世界建筑史和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迹。

曾经的铜制大门,雕塑家在每个方寸之间都尽力表现出圣经故事或者米兰重要的历史场景。

巨匠们在大门设计上煞费苦心,虽饱经百年风雨,现在看来还是栩栩如生。

追溯历史,米兰城市始建于公元前4世纪,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到公元395年,这里已经是西罗马帝国的教城。除了米兰大教堂,这张图用红线描出了米兰市中心其它几座著名教堂。有兴趣的游客,沿着红线,走路即可来个一日游。

大教堂以及附属博物馆的参观,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好几个小时,确实很累。回到mall里面的咖啡馆休息一下。

这家甜品店久负盛名,门口几乎任何时候都有人在排队。坐着就不用想了,只有选择站着吃,才能不用排太久。

点心有几十种,品相都十分精致。

吃完了点心出来,天已然基本暗了下来,回头看shopping mall (维多利奥·埃玛努埃尔二世长廊)在夜幕下多姿多彩。

夜幕下,雨中的米兰大教堂!

时间还早,我们再次回到大教堂另一边的博物馆建筑群中,发现这里还有几个展览正在进行中,雨夜中的观众们静静地分别排了好几条队。我们问了问,选择了米开朗基罗的三件“圣殇”作品展。

展览是免费的,只是要控制人数,每次不能超过30人。
原来这是米开朗基罗的三件“圣殇”原作作品修复后的首次展出,及其难得。2019年这三件作品就被从罗马梵蒂冈,佛罗伦萨运到这里进行修复,由于新冠疫情的耽搁,工程拖到了现在才完成,这马上就要物归原主了。

非常简单而富有艺术性,三件雕塑被放置在地坪上,后面垂下巨大的白色幕布,既衬托了作品,也兼做了投影屏幕。

米开朗基罗的成名作“哀悼基督“。公元1498年为圣彼得大教堂所作的大理石雕塑作品,现收藏于罗马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之前我们在梵蒂冈也见到过这件作品,但当时所有游客都隔离在20米开外,没想到现在有幸能够这么近距离欣赏。
作品中圣母的形象典雅而沉静,默默地俯视着躺在她双膝上的死去的基督,她年轻而美丽,没有给人以过于悲伤和痛苦的感觉。体现得更多的是人文主义的精神而不是宗教的氛围。这件作品带有米开朗基罗早期雕刻的风格特点,这个时期主要是对古典风格和题材的继承,运用了稳重而优美的写实手法,表现力惊人。

可以看出,作者对雕像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打磨, 使整件作品光彩夺目。完成后, 米开朗基罗郑重地将自己的名字刻在了圣母胸前的衣带上, 这也成为他唯一签名的作品。圣母与圣子一生一死, 一动一静, 对立中透露出无限的和谐。作品掩饰了圣母的悲恸, 也没有着重突出耶稣身体上的累累伤痕, 默默上演无声的悲剧。圣母子温润无瑕, 柔和内敛, 带给观者的唯有安宁和唯美的震撼。

米开朗基罗的另一名作“基督下葬 The Deposition”。这件作品现存于佛罗伦萨圣母百花大教堂,我们也有幸看到过。这是他晚年最后的作品之一,也可以说是一件告别雕塑,为自己身后的坟墓而雕塑。米开朗基罗按照自己的形象雕塑了基督身后站立的尼格德慕,传说是尼格德慕吧基督抬到了墓地安葬的。
整件作品呈现的是基督刚刚从十字架上跌落的场景,周围三人试图拖稳他那已无生命迹象的身躯。其中尼格德慕高高站立在后面,试图撑起基督,基督的一部分身躯瘫坐在圣玛利亚的膝盖上,头无力地歪向母亲,右臂则无力地搭在了身材矮小的St Mary肩头,整部作品很明显有一股动态能量,令人过目难忘。

“隆达尼尼圣殇“,这件作品经历坎坷,17世纪时流落到了罗马的一家商店。 将近一个世纪之后,隆达尼尼侯爵家族买下了它,将之放进了家族图书馆,雕塑的名字正是来源于此。 后来,雕塑经过几度易手,最后被米兰市政府购入,现在得以在米兰斯福尔扎城堡展出。
“隆达尼尼圣殇“是一件未完的作品,89岁的米开朗基罗不再诉诸故事情节的表达, 不再讲究人物形象的完美塑造, 心灵抒发成为首要目的。他将人物神性的灵魂注入作品本身, 并与自己对生命的态度联结在一起, 把艺术之美与神性之美融合到了极致。

展览的最后,还有一部修复过程的简要纪录片。由于采用了新技术,这次的修复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所有的老化痕迹都被从雕像上去除,经历几个世纪沉淀的灰尘和积尘物都荡然无存,几座雕塑都褪去了外层的暗黄色,展露出白色大理石的自然颜色,焕然一新。

结束了这一天的参观,去晚餐的路上,先拐弯去面包店喝杯咖啡歇歇脚。

这里的蛋糕,点心,面包,pizza,看着就让人觉得有胃口。

晚些时候,来到了网红Pizza 店,早到了几分钟,等了一下才开门。

先送的一块小Pizza居然特别好吃。

没多大功夫,我们的两张大饼就上来了,都是店里的最畅销品种。

名字都不记得了,一种是topping相对多的,但其实也只有西红柿酱,mozzarella cheese,和其它一点点点缀。

另一个就更简单了,只有cheese 和一种草,但味道真挺好。

来到大堂看一下,确实是这样,这里除了面饼之外,配料就真只有这么几种。很奇怪,真正的意大利pizza都特别的简单,但味道就是远远比世界其它地方好很多。pizza的成功,三分之一是面,三分之一是topping,三分之一是烤制火候,看似简单但确实有些玄机在里面。

小店的三位灵魂人物,和面的,摊饼的,和抡铲子的大师傅。

吃完了来前台结账,自己说点了什么,然后算帐付钱,这挺有意思。。。。
停留观察了一下,只需三五分钟,一块面团就变成了香喷喷的Pizza。几个人配合默契,照应几十桌客人游刃有余。临走的时候,小二还和我们用中文道别,看来这里中国人没少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3-1 Milano day-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ves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