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去年12月末,疫情最肆虐期间大伙都“阳”了,有好事者统计全国地名中含“阳”的城市,据说有100个以上。
这不,别了浏阳,就是来到了岳阳。
岳阳最有名的,当然是《岳阳楼记》了。在车内搜索了,听一遍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年少时读《岳阳楼记》,只知词藻华丽,朗朗上口。人到中年,就是读出了更多的滋味,惊叹一千年前,古人用词之精美,表达意境之高远。
一家人讨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怎么能不以物喜呢?昨天在浏阳,参观了革命圣地,吃了小炒,看了烟花,赏了小鸭,心中自然喜悦。还是春上村树说得好,小确幸。范仲淹也曾位高权重,也许是我们小民不能够看到他的高度吧。毕竟人家是以仁人、圣人为标杆的。
岳阳楼在洞庭湖边,八百里洞庭湖,一碧万顷。今天却是淫雨霏霏,倒也人潮涌动。大伙排很长的队等待上楼。这排队盛景,想来也是多年不见了吧。

在景区入口处,全文背诵《岳阳楼记》的,可以免门票。于是许多小朋友都在高声背诵,甚是有趣。

上了楼,人挨着人,人挤着人,再也没有“一米线”之说了。眺望洞庭湖,湖上烟波浩渺,运输船只停靠近处。盛世景明,天下人皆乐,再也没有了范老之怅然忧虑。


冬日湖水较浅,一个个走台阶下来,就是古城墙,似乎到了崖边,抬头望,岳阳楼高高在上,湖水却还是很遥远。
果然不枉“四大名楼”之胜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