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橙子学院-30天专注橙长计划
#30天专注橙长计划#为什么以前的我总是浅尝即止,半途而废。

#30天专注橙长计划#为什么以前的我总是浅尝即止,半途而废。

作者: bear_大雄 | 来源:发表于2016-08-30 22:35 被阅读0次

我不是一个刻苦钻研的人。而且一直以来都不是。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小学初中的成绩都挺差的。虽然不至于垫底,但是就那样。老师给的评价永远是,我是聪明的,但是不把功用在学业上。我一直很想搞明白这件事,就是这个初中小学都不喜欢读书的家伙,为什么到了高中就突然“转性”了?它在我脑袋里住了很久,但是我能给我自己的解释始终是:头脑里那根短路的弦,因为我高中的快速发育,被拉直了,回到正常的位置。

但是事实上我自己很清楚,我只是变得更加愿意去努力,但是浅尝即止、半途而废的性子尚未根除。这两个问题我直到最近才解开。就在上个月,我在上生涯认证班的时候。

有没有用,时间知道

源头

同组有一个小伙伴,是个心理咨询师。出于好奇,我把我这个问题抛给了他,并附上我自己得出的那个可笑的答案。我认为那是自己刚好处于心智发育阶段,所以做出了这一系列的改变。但是他给出的设想却颠覆了我之前的所有想象。他说:“可能是因为你跟你的原生家庭的距离慢慢变远的关系。”

我从未想过,我的改变是因为我的家庭,而且是我向好的转变竟然是因为离家远!

如果换做平时,可能我会开口反驳,但是那一刻,一个画面跳进了我的脑海,让我的想法延伸到无穷无尽,没给我反驳的机会。我开始想起我第一次下象棋的一幕。那是我很小的时候,在一次父亲带我去朋友家做客的时候,我跟着他们家的小哥哥学的象棋。我学得很快,才下了两次,象棋的规则我基本上都记住了。回家后我开始缠着父亲和爷爷陪我下棋。当时他们问了我一句:学这个,将来能做什么(工作)?那时候,我知道的靠下棋赚钱的就是学校门口那个摆残局的老头。很自然的,我就说了可以去街头摆残局。于是这个可笑的回答,就连同象棋,一起被长辈们否定掉了——因为它没用。而在我这个很传统的家庭了,长辈占据了绝对的位置,我听从了他们的否定。不同的是,我用我的方式来回应他们的否定:去做更多“没用”的事,消极对待他们觉得“有用”的事。它们分别就是玩游戏和学习。

而随着高中开始住宿,我跟家里的接触渐少,跟他们面对的时间也渐少,取而代之的是那些发现我更多价值的人。于是乎从那时候开始,我出现了转变。

当我理解我自己这个心理的发展历程时,我又兴奋又心痛。兴奋于我终于揭开了我这多年的难题。心痛则是那些疼爱我的长辈既然给我种下了这么多年的“心病”。我得去怪罪他们吗?不,一点都不可以。父亲小时候也是过着农民生活,而在他之前的爷爷、祖父更是世世代代的农民,他们有着传统的家庭观念一点都不奇怪。爷爷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建国初期的种种磨难,他们心里肯定是想着念着文化知识,他们想着能兑换成“有用”的东西的技能。而下棋,显然不在他们之列。他们更预料不到,社会发展的这么快,他们的儿孙已经不需要刻意去保障自己的生存了——现在已经到了一个随便打份工就饿不死的时代了。那些他们所不敢奢求的理想、梦想,在这个时代有机会去实现了。所以我绝不可能、也不可以怪他们。如果对他们有什么好说的,我只能说:亲子教育很重要。如果对我自己,我只能说,是我自己认识得太晚了。

那我又是怎么从厌学,慢慢变成习惯半途而废的呢?其实还是离不开它。

梦想从来不会逃,逃的往往是自己

半途而废的发展

我不知道我是不是真的有那么点聪明,因为我没有平均的可参照物。但是我从小有一个略优于别人的表现,那就是:我领悟得特别快。同样一个事件、操作原理、数学理论,我都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理解并掌握。但是我很少去坚持钻研,因为跟所有事物一样,当你对它有了粗浅的认识之后,你都会觉得:其实也就那样。对于学生时代而言,这个心理很要命,因为义务教育教的那些,真的没啥现在有用到的,除了初中程度的数学和语文——我能用来算算数,看看文章,写点东西。

于是乎,这些没用的东西慢慢被我不自觉的抛弃。但是那种快速掌握的能力会让你身边的人感到惊叹,这就成了我那时候唯一的成就来源。而且对事物认识的进阶,总有一个平台期,当我处于这个平台期的时候,我就会发现后面的小伙伴在慢慢的向我逼近,危机感的产生和暂时无法突破的瓶颈下,我做出了荒诞的选择——停止深入,终止比赛,他们就永远超越不了我。(我竟然可悲到用这种方式来达到自我满足)悄然间一个可怕的循环就这么建立了——接触新东西-》初尝获赞-》浅尝即止-》去接触下一个新东西。

当我意识到这一切的时候,我不禁一身冷汗,我盘点着我究竟接触了多少东西:象棋、围棋···各种棋牌;浏览(现在都不敢说“看”了)过很多风格迥异的书,从中国四大名著,到雨果的《悲惨人生》,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再到霍金的《时间简史》,刘念慈的《三体》,马布尔的《昆虫记》,甚至是个人传记《周恩来传》(天知道我干嘛看这些玩意儿);打过篮球、学过魔术、做过主持、试过配音,还喜欢没事哼两下···天哪,我接触过这么多东西,我好像什么都会,可是我究竟把那种学下来了?我惊讶的问自己。问完之后我才发觉,好像我连怎么学习都没学会···

我不能这么下去!我要去打破它。而打破它,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减少。减少我那些我想去做的事情,减少到一两样。然后去打磨,把之前所有的半途而废保留下来的精力,全部专注到它们的身上。

那么,我该怎么做?

慢就是快

读书慢计划

读了十几年的书,如果告诉我家娟姐(妈妈)我还没学会怎么学习,估计没被她打死也会被她骂死——这十几年的学费都干嘛去了。于是我想在她还没知道之前,先重新学会怎么学习。

我给自己拟了一个读书慢计划,我不再需要一目十行的看书。我需要的是,慢慢的看,哪怕一天只看一页书,也没关系。我要把每天所看的,反复咀嚼。从读者的角度,从作者的角度,从旁观者的角度去理解它。我要试着去辨别书中内容的真伪、是否存在历史局限、是否适用于当下。

我知道这样看书会很慢,可是我真的需要“很快”地看书吗?唯独是这次,我真的应该学会怎么去慢读书。怎么去在慢之中,找到突破瓶颈的学习方式。

毕竟,我不想再什么都不会了。

相关文章

  • #30天专注橙长计划#为什么以前的我总是浅尝即止,半途而废。

    我不是一个刻苦钻研的人。而且一直以来都不是。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小学初中的成绩都挺差的。虽然不至于垫底,...

  • 创作的3个阶段

    热情如火 浅尝辄止 半途而废。

  • 浅尝即止

    如果没有感受过黑暗 那得感受一下 黑暗到底是什么 但是绝不能被黑暗吞噬 要保持清醒和理智

  • 浅尝即止

    别人的文章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于细小处逐步深入总能化腐朽为神奇。而我的文章却浮于事物表层不得深入,只是平铺直叙,无...

  • 浅尝即止

    我给他寄了本小说,渡边淳一写的(雪舞) 他说礼物收到了,谢谢 他是我的主刀医生,骨科。 我的手差点因为一次交通事故...

  • 蜻蜓掠影

    微澜泛起,浮光掠影中 轻盈的水戏耍亲吻,浅尝辄止 点到即止,在这靓丽的季后 专注拖拽一幅幅幻景弹出,似乎 昨天的惊...

  • 坚持就是胜利

    所谓坚持,即不能半途而废,浅尝辄止,而应当有面对困难时的顽强毅力,有面对失败时的坚持不懈精神。欧西为研发新药...

  • 读书的层次

    有些书可以浅尝即止,有些书是要生吞活剥的,只有少数的书需要咀嚼与消化的。不要炫耀你读了多少书,也许该浅尝即止的、该...

  • #30天专注橙长计划#01时间管理+今日事今日毕

    我的30天专注橙长计划,第一个小目标是不加班~~;第二个小目标是游刃有余地写好稿子。 0901——#30天专注橙长...

  • 晨读感悟:要想获得成功就不要怕犯傻

    一、人在学习新事物的三种类型 在学习这件事上,人通常分三种:浅尝即止、强行突破、安于现状。 1、浅尝即止 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0天专注橙长计划#为什么以前的我总是浅尝即止,半途而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vhq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