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记忆里的七年一班同学(十三)

记忆里的七年一班同学(十三)

作者: 丘墨豸 | 来源:发表于2023-12-26 05:01 被阅读0次

文/丘墨豸

在当年的七一班,还有两个同学值得一说。这俩人一男一女,都是学校所在村的,学习都不错,之所以把他俩放在一起说,是因为后来他俩成了一家人。

男的叫杨荣发,平时爱嬉闹,说话没太正形,同学都爱和他开玩笑。在我们读七年的时候,正好赶上县剧团来乡里的影剧院唱评剧《小女婿》,一唱就唱了半个月,每天四场。全公社各个大队挨个村子轮流排号,村里专门出拖拉机来回拉着社员群众一拨又一拨去看。看得遍数多了,剧情被大家所熟知。因为剧里杨香草的父亲老杨发是个倔老头,思想顽固不化,干涉女儿的婚事,塑造的形象深入人心,被观众所唾弃咒骂。看完了戏,很多剧里的台词就成了人们的口头禅。转过天上学的时候,便有人给杨荣发的荣字去掉了,改叫老杨发。别说杨荣发说话喜欢梗着脖子的样子还真有点杨发的神态,所以一下子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于是都纷纷随和叫起了老杨发。刚开始,杨荣发还会反驳几句,时间一长,甩也甩不掉了,老杨发就成了杨荣发的绰号了。

女的姓秦叫秦广英,本来是上一届的,因为生病休学一年,就复学到了我们班。秦广英的老爸可是个新闻人物,在生产队当队长,种庄稼有一套本事,发明了二比空种植法,就是种两垄空一垄,看似少种了一垄地,却因为通风采光好,产量不降反倒提高了很多,而且节省了肥料。因此他们生产队的效益常常位列全县第一,秦广英的老爸年年被评为县里的劳动模范,被誉为种地专家,经常有各个公社的参观团来学习取经。就因为这个,为了表示重视人才,乡里把秦广英的大哥安排在公社农科站,当上了农业技术员。

杨荣发和秦广英学习都不错,后来都考上了乡里中学八年,一年后又考上了高中。当时高中只有一个大班,我们都在一个班。九年级下学期文理分班,俩人都留在了理科班。

因为我上了文科班,和他们接触的少了,但是老杨发的外号仍然一直被同学叫着,让大家特别有认同感,杨荣发自己也渐渐地默认接受了。

高中毕业后,我们这届学生,除了有三人考上了中专外,另有几个吃商品粮的考上了县招的工商短期培训,还有的接父母班有了工作,更多的回村成了农民。

相关文章

  • 七十一班的军训第三天

    今天是七年级十一班军训的第三天,艳阳高照同学们军训的热情也空前高涨。 七十一班的军训记录未完待续……

  • 我想成为这样一个人

    六一班 郭佳莹 河滨小学第二届 学生论谈虽然结束了,但十三位同学在舞台上慷慨激昂的演讲...

  • 运动会口号

    七年一班 看,迎着朝霞、沐着晨风,迈着矫健步伐向我们走来的是七年一班和七年五班组成的方阵队伍。他们像一轮初升的太阳...

  • 永不止步

    程亿奎,我弟弟,今年十三岁,同仁七年级一班学生。 他总让我很头疼,因为从来不听我的话,天天跟我抢遥控器,挨骂的永远...

  • 我是中学生了

    作者:七年一班 顾航 指导老师:葛新 刚刚从小学登上初中的我,对于初中的学习环境还不太适应。 新的同学,新...

  • 长荣中学七年一班寒假亲子共读——陈哲读书时间

    七年一班陈哲同学寒假课外阅读第五天,读书时常30分钟,妈妈陪读时常30分钟 坚持最重要!

  • 他是我的同学,十三年的同学。小学七年同班,初中兄弟班(隔壁班,所有老师相同),高一同班,高二,他理,我文,高中三年...

  • 七年之养

    中大总20班七年之养相聚在广州一个有故事的厨房!说起20班的同学,的确像一班兄弟姐妹一样!今天在丽红同学精心安排下...

  • 再见还是少年

    七年没见面了 记忆里懵懂的少年依然是少年模样 01 我们是小学同学。 小时候是发现谁喜欢自己就要和人家“绝交”的人...

  • 留存·记忆里的同学

    小学*添添 因为家庭原因,我小学换了好多学校,有六所。一年级在外婆家,好像二年级也是吧!记忆力有我做的数学作业是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记忆里的七年一班同学(十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vlc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