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4 准格尔 星期二 多云(25℃/9℃)
(简书日更18天/总日更602天)
阅读并非是孤独的自我修行,而是四面八方的蜂拥而至,甚至还有前辈们留下的总多经验手记,要学会加入集体,分享自己,才会在交流中迸发出更靓丽的火花。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阅读已经不再要求我们记忆太多东西,记忆和检索等线性的能力完全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完成,人类需要加强的能力是理解,是学会把知识进行判断和融合。
一本字数不多的书籍,目录的作用并不能得到显现,倘若是一些大部头的工具书,例如字典词典,百科全书,菜谱,法律条文等各行各业的工具书,没有一个完善的目录索引,很难在短时间内快速的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内容。
而现代人的学习正如目录一般,将众多零散的信息,通过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框架。在这个框架中,目录就是框架的核心,在关键时候能方便的查阅,而目录下的内容,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展开目录,把下面一个一个的知识点提取出来,灵活使用。
这一章讲的核心框架是标记——收集——整理——建立图书馆——输出——应用的过程。
大多的情况下,我们坚持在做的只有前两个,将好内容标记出来,收集到自己的本子上,之后就将之束之高阁,再也没也打开过这个本子。而真正重要的后几个步骤,却总被忽视掉。整理是将自己收集到的信息分门别类,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进行排放。建立图书馆就是把整理过的内容成体系划分,在学习和理解的过程中,提取概念,把它做成目录方便后期的检索。
输出就是把了解过的内容进行分享。既然图书馆已经建立,最终还是要面向游客的,把自己理解的内容转化成文字,或者语音,视频等方式,分享出去,通过大量读者的反馈和验证,才能够百炼成钢,最终成为自己的内容,而在这个过程,就已经把应用一起完成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