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火热的社区团购有前途吗?
如果说前面资产篇的关键词是“高波动、安全资产”,基金篇的关键词是“趋势、稳健”的话,这个模块的关键词肯定是“数字化、平台”——这也是过去20多年中国新经济的关键词。
1、平台价值的来源是标准化
首先我们要区分一下,“社区团购”和“社区团购平台”。
为什么平台经济在过去二三十年特别火?
平台(platform)被称为“双边市场”或者“多边市场”,其实就是聚合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场所。其实双边市场自古有之,集市、农贸市场、百货商场都是双边市场,而今天的平台经济,其实和数字化密切相关,基本上就是数字化的双边市场。
什么是数字化?打个通俗的比方,大数据就像是肉糜,是极细颗粒的抽象信息,这些信息可以精准地刻画个体特征,以及生产、生活的细节。数字化就是现实世界逐步被标准化、抽象化为数字信息表达的过程。所以,数字化平台的价值就是标准化。数字化平台成败的关键就在于能否把供需双方标准化。
2、数字化平台的前景取决于商品、服务标准化的难度
流程简单、不确定性低、信息不对称程度低的服务更容易平台化。现在打车、外卖、快递这些领域已经涌现出了滴滴、美团、顺丰等市值千亿的巨头。
在信息不对称程度高、高度依赖个体能力的服务行业,平台将核心资产(服务者能力)标准化的难度更高。医疗、教育是其中的典型。
总结一下,我们可以将各类服务按照标准化的难易程度从低到高做以下排序:
外卖/快递→出行→家政/洗护→美容/美发/化妆→教育/医疗
3、社区团购平台的致命弱点:核心环节“团长”难以标准化
好的团长必须有社交能力、服务意识、对商品的判断力,能建立自己的信用和人脉,以此为背书给消费者们推荐商品。但是,这些技能都很难被标准化。
因此,社区团购平台很可能面临与家教O2O平台类似的困境——优质团长手中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私域流量”,消费者对于团长更有黏性,而对平台没什么黏性。
前期平台会争抢团长。但是高补贴,大规模地地推都是不可持续的。后期有些平台可能会断裂下线,而资金弹药充足的互联网巨头们推广App后,就很可能抛弃团长,让消费者直接在自己的App下单,合作的线下门店就相当于“菜鸟驿站”,这实际上就是回归到传统的生鲜电商生意,而抛弃了社区团购模式。
目前社区团购模式我不看好。实际上,那些信息不对称程度非常高,服务质量高度依赖个体能力的服务业平台都面临这个困境。
4、总结
(1)数字化平台成败的关键就在于能否把工序双方标准化
(2)在高度依赖个体能力的服务行业,平台将核心资产(服务者能力)标准化的难度更高,容易陷入“逆向选择”的困境。
(3)社区团购平台的交易链条上的核心环节就是团长,而团长的个人能力很难被标准化。
十九、社区团购平台的破局点在哪里?
服务业的数字化平台拥有“工具化”和“去平台化(产品化)”两条演化路径。
1、工具化
工具化类似于做基础设施建设。对于这种重资产,供需双方链条又长的行业来说,“工具化”相当于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对平台的资源整合能力、技术资金实力都有很高的要求。新平台的后发劣势很明显。
最近几年,在一些非标的、高度依赖人力资本的轻资产服务行业,“工具化”已经越来越成为数字化创业的方向。各个领域都开始涌现专注做数字化工具的平台:比如说服务电商的有赞,专业于餐饮店的美团开店宝,都是这个方向上的领头羊。
说到底,搞基础设施建设,就是一个长周期、高投资的事情,需要有耐性和实力。最后杀出来的就会是巨头。但既然是巨头,就意味着“一将功成万骨枯”。
2、去平台化(产品化)
“社区团购”和“社区团购平台”的差异。因为社区团购的核心资产——团长,很难被标准化,所以社区团购平台这个模式需要依赖对供给端的整合。但是地域性、“小而美”的社区团购,是可以持续存在的。给定现在中国的线上基础设施已经相当发达,一个或几个有能力的团长完全有机会使用这种“数字化基础设施”(比如微信、移动支付、物流体系等等)替自己加杠杆,做成一个小而美的产品(服务)。
3、对于个人职业发展的启发
(1)微粒时代:这是这个时代给予普通人的机会所在。
当我们意识到数字化的本质是“标准化”之后,就真的意识到了,未来行业/职业的分化会继续加速。因为超细颗粒度的大数据,可以帮我们将生产、生活、消费的流程分得更细,将那些可以编码的部分全部标准化——标准化之后就意味着行业对“个体”的依赖度下降,个体在整个生态链条中会处于从属地位,当然也就没有了“议价”权——美国过去四十年的经历就已经告诉了我们,数字化会加速中等技能劳动力岗位的消失,很多中间层的人会面临着“被标准化”的未来。
所以对年轻的劳动者来说,找一个“难以标准化”的赛道,或者培养自己“非标准化”的能力,是最重要的事
《微粒时代》,就是说在数字化的大背景下,个体完全可以利用数字基础设施替自己赋能,将能力变为资产。
(2)微利时代:“创业”的风口要从平台转向“产品(内容)”。
我曾经打过一个比方,这些年数字平台企业,腾讯、阿里、滴滴、美团都在做一件事,就是线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它们在各自的领域里“修路”“修桥”“当房东”,一天到晚搞流量,招商引资,追求经济增长,然后向平台上的个人和企业收税,特别像“线上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但是使用周期也长,而且越是人流集中的地方,基础设施越有意义,那些没有人流的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相当于负债——这个逻辑放在线上,连一个字都不用改。
线上城市化基本完成后,这个“城”要真正繁荣,还得靠一个个好的商家、好的产品、好的服务,才能支撑。
从需求端(C端)来看,数字化已经从概念期进入背景期。回到根本需求,做好一个产品、一个服务,可能是正道。
小而美,产品(服务)导向的“微利时代”正在来临。
当然,从生产制造端看,数字化转型还刚刚开始,还有荒地可开,只不过这也需要创业者有西部淘金的勇气和韧劲。
4、总结:
(1)难以标准化、高度依赖人力资本的服务业平台,主要有两种演化路径:工具化和去平台化(产品化)
(2)对劳动者来说,可以找一个“难以标准化”的赛道,利用数字基础设施给自己加杠杆,将能力变化资产。
(3)我国线上城市化建设高潮已经基本结束,下一个创业风口在于做好某个产品,回到根本需求。
二十、完美日记和元气森林的爆发逻辑是什么?
行业逻辑的变化
1、后数字时代:平台红利下降,产品服务为先
“后数字化时代”,过去几十年,数字技术确实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我们普通人的生活。
现在其实已经有了一个能和现实对应的“线上消费数字世界”。昨天我们讲过,平台就是这个数字世界的基础设施——淘宝、京东就是数字化的百货市场;微信、QQ、B站就是数字化的邮局、公告栏;滴滴、美团、携程、贝壳找房,就是各行各业的数字化交易场所。刚才这些企业,都是线上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拓荒者,也收获了拓荒的平台红利。
但也像昨天讲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回报会随着城市化进程而下降。
数字化正在成为我们生活的背景。数字化这个概念会逐渐成为“电”一样无处不在但毫无感知的存在。一切商业逻辑会逐渐回到根本需求。
“后数字时代”——这个时代的赢家可能就不再是修路型的“平台”,而是提供产品(服务)的企业,能满足根本需求的企业。完美日记也好,元气森林也好,都是这个大背景下的产物而已。
2、数字基础设施:消费小确幸时代
说完了大背景上的逻辑变化,再说小背景。
第二点变化是:国产品牌的集中爆发,也标志着基于数字基础设施的消费小确幸时代的来临。
消费小确幸时代,中国拥有一个正在爆发的超大规模的消费市场,很快会超越美国。这样一个规模的市场里,任何一个细分赛道,都是一门大生意。
主要消费的80-00后这几代,消费上重质不重量,重感受不重品质,消费中的情感和社交需求远远大于实际需求——这就为低绝对值、高附加值的“小确幸产品”提供了极大的空间
数字基础设施。正是因为中国数字基础设施的完备,超高的“线上城市化率”给了这些新品牌“逆袭”的机会。
现在中国的数字平台上,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由传统的线性关系,变成了双向反馈关系:社群的实时互动,消费者的点击、付款、评价都会即时反馈给厂商,让它们可以依据这些信息进一步优化产品和服务。这样,数据就变成了流动的生产要素,不断提供增值服务,改进后进一步再产生新数据,形成“活”数据的反馈闭环。通过这样一个反馈闭环,新消费品牌能够洞察用户的细微需求,而且通过社群形成“叙事”,进行病毒式的传播。
中国有完备的供应链和物流体系,很多“新国货品牌”压根没有自己的生产线,就是贴牌,但是供应链的稳定和强大,再加上数字基础设施的完备,使得这些“新国货”在短短几年内完成了逆袭。
3、总结
国产消费品牌崛起背后的行业逻辑变化:
(1)“平台红利下降,产品服务为先”的后数字化时代逐渐来临。
(2)基于数字基础设施的消费小确幸时代来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