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千金”并非虚言,2016年10月,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的中国文字博物馆发布“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奖励计划”公告:凡破译出还没有解读过的甲骨文,单字奖励10万元。目前,通过考古已发现了4500多个甲骨文,但只有1600个知其意,其余大部分仍是迷,这则公告旨在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来挖掘我国的文字瑰宝。
博物馆的现场就有待破解的古字。展厅中有一件三足圆鼎,其出土于甲骨文发源地安阳市的殷墟,器形非常厚重,表面纹饰异常华丽,更为重要的是上面有许多铭文,但第一个字就难倒了所有专家,人们百思不得其解,所以只好称它为“某己鼎”。而游客更是饶有兴致,围拢在青铜鼎四周,纷纷指手画脚地猜测着,希望自己能脑洞大开有所突破,从而斩获那十万奖金。实际上,自2009年中国文字博物馆开业至今,仍没有人能破译这尊青铜鼎的首字,但游人没有大失所望,而是倍感收获良多,因为博物馆给大家带来太多的趣味知识,最典型的便是让人们了解了汉字的演变过程。
仓颉造字只是传说,而随着甲骨文在1898年被王懿荣发现,让我国汉字的起源定格在了3600年前,之后便是世人熟知的刻在金属器物上的“金文”,秦朝的“书同文”又是汉字演变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纷繁复杂的各诸侯国文字得以统一规范,为方块字的最终成型奠定了基础。汉字在由篆向隶、楷、行的转变中,也走下了祭坛,从最初的占卜刻符,演化为表情达意的大众交流工具,其世俗化的同时也变得愈加实用,现在更是与电脑技术结合,可以轻松地出现在手机屏幕上,透过它人们可迅速地了解异彩纷呈的大千世界。
而在汉字整个演变过程中,东汉许慎著的《说文解字》功不可没,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对1万多个汉字的字意、成因做了详细的注释。最难能可贵的是,许慎将我国文字的成因归纳为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等“六书”,使汉字研究走上科学化的轨道,也让老百姓懂得了文字背后的妙趣。尤其是象形字特别有意思,从它们的字形即可“望文生义”,像“爨”就是典型的例子,火上有木,木上有锅,人们一眼便能明白它是烧火做饭的意思。
博物馆最受小朋友的欢迎,他们不仅可以从中了解汉字的诸多知识,还能够参与许多互动环节,比如猜谜、拓字、书法等等,而大人们徜徉其间,也天真得如孩子一般,绞尽脑汁地揣测古文的含义,臆想着石破天惊的一刻出现,但奇迹终是没有附体。自从博物馆广发英雄帖后,只有寥寥几位学者获奖,可谓是非专业无以夺金。而汉字的魅力无穷无尽,它是华夏文明的载体,是我们民族魂魄的基因,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去安阳打卡。
2023.5.2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