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对于企业转型的这个话题特别上心。
今天,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不仅仅是追求高增长,最重要的乃是在于活得久,也就是要“可持续”。
因为高增长的不可持续性是无法持续的。
惟有转型,才能不断打破不可持续性的“诅咒”,实现企业持续的可持续。
▌第一:海尔的“基于用户”
像海尔,这家企业花十年的时间做一件事情,就是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企业转型。海尔甚至为了“基于用户”这个理念,把它整个组织都打碎了,一家8万人的企业裁掉了6万人,变成了2万人,三个人就是一个经营单元,也正是这个调整,正是因为它有用户思维,使得这家传统的家电制造企业,可以成为今天,在世界上产生自己价值的一家企业。
▌第二:日航的“成本直降50%”
再如稻盛和夫带领下的日航。2010年日航创造了历史上最高盈利的记录:1884亿日元。不过这不是因为他调整市场带来的巨大的变化,而是他把成本直降了50%。他是怎么做的呢?就是全员的、彻底的改造。当你彻底改造的时候,你就一定可以得到最佳的改变。
▌第三:企业的“双轮驱动”
再比如我个人目前所在的企业,也是面临企业转型的阶段,我们是通过战略转型与组织转型双驱动,向自己挑战实现转型。通过开放组织、组合新的资源和新的能力,一家mcn机构最终成功转型成为具有影响力的新流量服务商,并最终实现让终端消费者触摸得到。
上述例子说明,企业转型有两个特点,一个是需要持续的改变;一个是这种改变一定得是蜕变,要向自我挑战。
而如果想要具备上面这两个特点,需要很多的功课。我建议企业要做到以下五个方面:
1、拥有变革领导者,找到致力于推动变革的管理者。
很多时候变革的障碍来自于现有的管理者,因为现有的管理者在很大程度上享有组织当中既得的部分,我不说是既得利益,至少他有既得权力。
2、拥有对的人,团队成员的价值观要一致。
转型有非常多的风险,非常多的不确定性,如果在价值观上犹豫,就会出问题。
3、拥有有效沟通。
有效沟通非常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上下同欲,欲是欲望的欲,也就是大家都瞄准同一个目标。
4、拥有平台型组织,要给员工建立开放、协调、能提供价值服务和幸福感平台。
组织变成平台,为员工创造价值提供帮助和支撑。
5、拥有发动机文化。
转型需要激发公司的活力,需要尝试新的东西,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授权、激发与激活你的员工和组织。
我一直认为转型比升级难,原因就在于,企业自己一定要脱胎换骨,否则转型不太可能实现。
我是晏子出刀,希望今天的内容,能让你有所启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