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在崇祯于景山歪脖子上自缢后,这个曾经风雨300年的王朝正式落幕。虽然之后还有南明,还有民间数不尽的反清复明。但是,真正大明王朝,结束于那时。
《大明300年》是由最爱历史的公号团队艾公子所作,完整讲述了从朱元璋开始,一直到崇祯结束的大明。不仅有君王的故事,皇权内部斗争,也有着名臣、名家、名将、奸臣、权臣、太监的故事,还展现了大明辉煌的文化、科技与社会形态。了解大明,可以从这一本书开始。
明朝有自己很特殊之处,它的皇帝来自于绝对的草根。朱元璋的出身可以说是历代皇帝中最为传奇的,这个当过和尚、讨过饭的人,在时代的洪流推动下,成为了伟大王朝的创始人,同时也为这个王朝定下了基调,那就是血色大明。
或许这本书封面上,黑色的背景下,暗红一片,正是代表了杀戮与血腥。
老朱家在骨子里的嗜杀,也从一开始就为大明的覆灭埋下了伏笔。在讲完崇祯后,艾公子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那些曾经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创立大明王朝的功臣们的后代都去哪了?为什么这些人没有像是其它的开国功臣的后代那样,世世代代保护着大明。为什么在大明最后的时刻,紫禁城里的崇祯,找不到一个大臣。
那是因为,在大明政权已稳后,朱元璋的多疑让他将那些陪伴他打天下的人都杀了。不仅如此,他还沉迷殉葬,那些没有孩子的妃子,也都跟着他死了。
他之后的几代皇帝也是如此。大明的嗜杀让这些大臣们步步为营,举步维艰。
一方面穷惯了的朱元璋,让大臣们的收入成为了史上最低。很多大臣虽然贯高权重,但家里的钱财还不如做生意的百姓。这其实就助长了贪腐。毕竟不贪腐的话,可能活都不太好活了。
但是在这种风气下,文学、艺术、哲学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朝堂上的血雨腥风,却给社会带来了休养生息。明朝,是个文化璀璨的王朝。
有关大明可说的太多太多了,《大明300》年这本书虽然很笼统,但是也是从一个完整的角度,带读者走进大明,了解大明。在完整的脉络中,可以看到,大明的覆灭,在它创立时就以埋下了伏笔。崇祯很努力,但是也无法扭转历史的狂澜。
这本书真的很推荐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