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我们忙忙碌碌,而孩子又怎生得轻松!前面我们讲述了很多孩子时间不够用的困局,作为父母而言如何帮助孩子破除这一困局?我们不得不谈的就是时间管理问题。孩子的好口才不是一朝一夕学成的,而是日积月累习得的,假如功课都做不完,又哪里有时间学演讲练口才呢?
怎么教会孩子进行时间管理呢?有三个比较简单实用的方法:
第一,任务可视化
相比和时间打了几十年交道的大人,对于孩子而言,他们对于时间的认知感并没有那么强,也就是说,家长意识里的时间和孩子头脑里的“时间”,是两码事!明白了这一点,父母在面对孩子各种拖拉,就能释然了,你急是你的事,孩子他不急阿!
任务可视化是用时间具象化的方法,让孩子一眼就能看出来“时间去哪儿”,可以运用时间进度条、时间圈或者借助时间App来完成。比如孩子有三门功课作业要做,我们问问孩子,预估需要多长时间完成,比如一共需要1.5个小时,我们就把这个时间画出来,画一个长条,或者一个圈表示1.5小时,分成三小块,并且标注相应的科目类别,比如语文、数学、英语。孩子完成了,我们就把相应的那一块涂上颜色。对于年纪小的孩子,可以用贴纸或者玩具之类的,来让时间条更有趣。
有一个记录时间的App“时间块”,可以用不同时间来标注不同的事务,让孩子一一目了然,时间都花在哪里了。孩子对时间的感知还不足,我们用视觉的方式让孩子更明白时间。
第二,凡事提前备
早上上学要出门了,才发现书包没收好,学具盒没带,红领巾找不到,这样的状态就会让人很焦灼,但我们的孩子常常就是这样。同样的场景还有很多,比如演讲比赛马上要上台了,领带找不到或者领结搞丢了,甚至发现黑皮鞋都忘带,这真的是很糟糕呢。
如果能够提前准备好,这一切是不是就能避免呢?父母要帮助孩子养成做任何事都要提前准备的习惯。最简单的训练可以从准备第二天的物品开始。比如,每天睡前给孩子制定一个任务,就是按照课程表,整理好自己的书包,如果一开始孩子觉得有困难,父母可以当面做给孩子看,但一定要和孩子约定,这件事情必须他自己来做。
参加演讲比赛前,我们可以让孩子做好比赛准备,从演讲的选题、演讲稿的撰写再到服装的准备,全程让孩子参与,画一个稍长的时间进度条,比如一周或者半个月,把各项任务提前准备好。孩子大一些,可以让他为全家计划家庭假期,包括去哪儿玩、怎么买票、各景点的时间分配等等,在实操中养成做事准备的习惯和技能。
第三,定期需反省
前面我们知道了低年级的孩子是没有时间观念的,我们可以通过帮助孩子养成凡事准备好的习惯,来帮助孩子管理时间。在管理时间的过程当中,一定不能着急,要和孩子建立定期反省制度,可以拿一个本子作为时间记录本,和孩子一起记录他的日常时间开销,定期展开反省和复盘。
比如以周为单位,每周日和孩子一起,回顾这一周的时间管理和花销情况,“时间块”App 能自动统计孩子的各项时间开支,比如睡眠、时间、运动、玩耍、阅读等等,先让孩子自己对一周的时间情况进行一个回顾和小结,低年级的孩子,可以由家长帮助一起总结。
由于孩子的时间观念不强,他在管理时间的过程中肯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即便是大人,你能说自己一周下来没有出现时间管理的问题吗?在这个过程当中,家长要注意多表扬,确认孩子做得对的地方,少批评指责,仅提一点孩子可以在下一个时间管理周期马上改进的建议就可以了。反省的过程,是梳理的过程,也是强化孩子时间意识的过程,孩子看到自己的时间管理取得一定成就,他会更乐于做这件事。
人的一生都要和时间打交道,孩子越早习得时间管理的技能,就越受益。当然,这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知道,孩子的时间观建立,需要耐心和时间。以上三点,只要家长坚持不懈,就会有神奇的效果。当孩子有了充足的时间,才能和你谈天说地,练习演讲口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