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了住处之后,每天上下班耗时两个半小时,和以往几年都住在公司附近,走路十分钟左右就能到相比,现在的路途遥远了很多,每天早上少睡一个小时,中午只能在公司吃饭休息。有时,按出门时的天气穿的衣服不合适,一天都只能忍受这样的不舒适。
虽然没以前方便了,却也意外多出了一些收获。
晚上会早一些睡觉,这样第二天才不会精力不足。队友接送到地铁,我们因此多了固定的安静的交流时间。白天会下意识地提高工作效率,这样可以尽量按时下班。
每日在地铁上有确定的一个半小时,上班时用来读书,下班时用来集中刷手机。利用好这段时间,读书的量不经意间就增加了,多出很多快乐和满足感。克制间歇式无意识的强迫症式的刷屏,自责感减弱很多。
坐地铁时,喜欢观察周围的一切。学习女生们是怎么搭配衣服的;有时看到某个男生衣品不错,心中暗暗称赞;有次看到一个女生手脚上有几处结了疤的伤,我不知道为何,第一反应是暗想这是不是家暴造成的伤;大概八成的人刷手机,一成的人闭着眼睛休息,一成的人像在发呆,像是想事情,近两个月以来,只有两次看到有人看纸书……
地铁上的人各不相同。看手机的人普遍没有表情,从进站、乘电梯、刷卡、等车、上车,到下车,眼睛一刻不离手机,偶尔对着屏幕露出笑;最可爱的是被抱在手里或放在推车上的小婴儿,眼珠直转,目光扫射,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个个大人;最热闹的是上学的小朋友、中学生,叽里呱啦地聊天;有些情侣会紧贴着身子,大概处于热恋阶段,以此代替抓着扶手,我总不喜欢看这样的画面,觉得公共场合这样过于亲密有些不妥;随身携带东西最多的基本上是中老年人,大包小袋放在地上,这让我想起我爸妈那一辈人,他们也是这样朴素,出门时不太买外面的东西,多从家里带,自给自足,习慢性节检;年轻人多嫌麻烦,能少带就少带,东西多就用行李箱……
换乘的时候,车一到站,大家快速涌出,比在其他站下车急切得多,有时就是错过下一趟车就会迟到。
有天朋友对我说:你可以记下地铁到站时间,按这个调整自己的时间。我惊觉,对啊,这么简单又聪明的办法,我怎么没想到。而后又发现,生活中,一旦一件事、一个动作成了日常,我就习惯按固定的方式行进,很少停一下,跳出来看看,发掘更多的可能性。
每天因为坐地铁我看到很多陌生人,比我以前几个月看到的都多。虽然他们和我并无交集,但我能通过他们感受到这个城市一小部分人的样子,鲜活而有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