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翻译
一个人的父亲在世时,要看这个人的志向。父亲死了,就看他的行为。三年不改父亲的作风,可以说是孝了。
全文不知所云。
我不明白孔子这么说是什么意思,也无意为给孔子说好话,而帮此文想出一个说得通的说法。
父亲在,要观其志,父亲死,又要三年不改父之道,那“其志”在哪里?难道有志也要等父亲死后三年才可行动?
在钱老师的注解里,也写了另一种理解,即政治。也就是说,三年内不改父亲的政治措施。可是为政之道,跟孝也没任何关系。若是昏君执政,其子不能立刻改其道,亡国何需三年?
钱老师只是列出了一些说法,自己对此也颇为疑惑,最终也没有给出自己的看法。只说“《论语》文辞简约,异解遂滋。”
本章也算是《论语》中关于“识人”的一章,不过实在令人无法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