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维也纳,你的脑海中会浮现什么?回荡着古典乐的金色大厅?1800多年的历史积淀?还是高耸入云的哥特式建筑?
其实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一场“新艺术运动”曾降临维也纳,并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艺术发展之后的走向。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艺术的正统学院派遭受了冲击,理想和标志化的人物绘画已经不再顺应当时的艺术发展潮流。学院派不再是某些艺术家的追求,他们转向“叛逆”,想要为他们的艺术赋予新的灵魂,他们就是“新艺术运动”的发起者们。
真实的主体被他们摒弃,他们转而关注扭曲的形状和流畅的自然线条。除了绘画以外,“新艺术”风格也开始在雕塑、陶瓷、建筑、珠宝等艺术作品中蔓延开来,新艺术运动重新定义了室内设计。
此时成为一个黄金时代,一个新纪元: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人们都在表达他们简单而激进的信念,而他们的表达方式反过来又帮助了这些信念的成长。
世纪之交的维也纳值得被历史铭记,因为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很少有地方能产生如此多有争议的天才和这么辉煌的文化成就。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奥斯卡·科柯施卡、埃贡·席勒 、马克斯·奥本海默、理查德·格斯特尔、阿诺德·勋伯格……
1890年至1918年之间,成为“现代社会的焦点”的维也纳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这么多塑造20世纪的思想和运动都起源于这座城市?
让我们在这本书里寻找答案吧↓↓↓
欧洲艺术版“人类群星闪耀时”!11种艺术门类+32位艺术家+1250幅美图,全景呈现20世纪维也纳艺术运动
[奥]克里斯·布兰兹塔特
[奥]达尼埃拉·格雷戈里
[德]雷内·梅斯热
2021年6月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有书至美
跟随知美君,让我们一起回到欧洲艺术史上那个“群星闪耀”的时代!
01
绘画与素描
维也纳分离派之家其实是一座展览馆。“分离派”在慕尼黑被称为“青年风格”(Jugendstil) ,在巴黎称为“新艺术风格”(Art Nouveau),在维也纳被称为“分离派运动”(Secessionstil)或“分离派风格”。
约瑟夫·玛利亚·奥布里奇,分离派之家建筑草图,1897年,水彩画。
1897年5月22日,在“艺术家之家协会”举办了“维也纳分离派”的第一次大会,一群艺术家在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科洛·莫瑟、约瑟夫·玛利亚·奥布里奇和卡尔·莫尔的带领下宣布脱离奥地利艺术家协会。至此,分离派正式成立。
克里姆特是分离派的创始人之一。也许,他最突出的贡献是他在1902年为第十四次分离派展览所画的饰带,这次展览也被称为“贝多芬展” 。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敌对势力》,贝多芬雕饰带上的细节,1901年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天堂里的天使合唱团》和《世界之吻》,贝多芬雕饰带上的细节,1901年
《阿黛尔·布洛赫·鲍尔I》(Adele Bloch-Bauer I)的肖像和《吻》是克里姆特崇尚风格化的两个突出例子,这两幅画都是在1906年后绘制的,并于1908年在艺术家之家以未完成的状态展出。它们是克里姆特所有作品中最著名的作品。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吻》,1907—1908年,布面油画。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阿黛尔·布洛赫·鲍尔I》,1907年,布面油画。
克里姆特并没有把他的情侣带到我们的身边,而是尽他所能地把他们安置在远处。我们几乎看不到肉体、头部、颈部、手臂和腿部,而使他们缠绕在一起的生命清晰可见。与其说是生命自身充满活力,不如说生命的活力纠缠在神经、荷尔蒙和新陈代谢的生理网络中。
克里姆特在画面中也使用了古老的金箔底子。在这里,他试图调和不可调和的东西:块状的和有机的蔓延、内在的和外在的、神圣的和世俗的——它们都同时存在于一件作品中,这件作品深刻地体现了人类的本性,但又努力使这些因素在作品中融合为一体。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阿特湖边》,1900年,布面油画。
从1900年开始,克里姆特的绘画体现了独特的艺术思想。他在萨尔茨卡默古特湖区度过了夏天,时常有设计师埃米莉·弗洛格陪伴。
这些带有他们对草地和大道、乡间别墅和村庄看法的画作——几乎总是包含在方形格中——使这些场景看起来就像是搬上了舞台。如果它们是以风景画的形式出现——印象派通常就是这样——它们将符合现实生活的观看者的视角。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苹果树I》,约1912年,布面油画。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向日葵》,约1907年,布面油画。
然而,在正方形的形式中,画作产生了一种与自然相平行的和谐,并且只能人为地捕捉。事实上,这些作品有意制造闪烁效果也是为了融入艺术家在维也纳生活的复杂性,这一点毋庸置疑。
02
时装
在世纪之交,由亨利·范·德·费尔德和阿尔弗雷德·莫尔伯特倡导的艺术家设计“改良”服装的活动,起初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至少在公开场合是这样的。
维也纳主要的时装公司,包括兹维贝克(Zwieback),德雷科尔(Drecol)和弗洛格的目光仍然停留在巴黎,注重时尚的维也纳女性都依然在裙子里边穿着紧身胸衣,裙子上精心缝制着刺绣和其他饰物。
维也纳工作室设计的三种冬季套服,模特儿在维也纳歌剧院前的阿尔贝蒂娜楼梯(Albertina Stairs)上,约1914年。朵拉(d’Ora)夫人拍摄。
阿道夫·卢斯在其1898年的时尚专著中,提倡为女性提供舒适的、功能性的服装。设计师的工作将保证女性在经济上的独立和获得与男性平等的地位。他写道,“丝绸和绸缎、花朵和羽毛、彩色装饰和缎带都将失去它们的作用”。
在《德国艺术与装饰》杂志(1902年)的一篇文章中,阿尔弗雷德·罗勒选择了功能性和材料的真实性,他通过为他妻子设计服装而实践了他的理论。
米列娃·罗勒(Mileva Roller),阿尔弗雷德·罗勒的妻子,穿着一件改良的服装,约1910年。朵拉夫人拍摄。
蒂塔·莫瑟穿着科洛·莫瑟设计的裙子,1905—1906年。
在时装部成立之前,维也纳工作室的作品只能以为特定活动设计的非正规服装的形式公开展示,例如为艺术博览会的开幕式或在蝙蝠夜总会的戏剧表演设计的服装,或是偶尔作为舞会礼服的设计。
对于这些艺术家来说,用织物进行设计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时装部成立的最初目的,是想要用与维也纳工作室室内设计相匹配的风格来为这家的女士打扮。
在路德维希·兹维贝克&布鲁德时装店的一次试衣活动,维也纳中央大街11—15号,约1910年。
在路德维希·兹维贝克&布鲁德时装店里的三位女士,维也纳中央大街11—15号,1913年。朵拉(d’Ora)夫人拍摄。
维也纳工作室的第一本相册展示了1910—1911年的模特儿,其中的重点是带有鲜明对比图案的织物。简单的裁剪可以用“现代化改良版”来形容,而服装本身就是束腰上衣和宽阔的罩衫,以及长裙和头套的变体。
这些时装的范围从睡衣和日常服饰到晚礼服和狂欢节服装,结束了以艺术节和博览会为主的服装设计圈子。
为维也纳第6街区弗洛格姐妹时尚沙龙设计的早期时装礼服,约1905年。丝缎、雪纺、枕结花边、丝绣、薄纱;两件丝质和绉纱内衣,有金色刺绣和银色、金色流苏的薄纱披肩,丝硬缎;用精心设计的钩环扣件或小螺柱封闭在中背部。
维也纳工作室展台,在威格尔德雷尔公园(Weigl’s Dreher Park)春季展览上出售的明信片和大幅画报,里边有莉莉·瓦恩多夫(左二)、索尼亚·克尼普(右三)和贝尔塔·扎克坎德尔(右边),1906年。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设计师们不得不走一条高级路线,与奥地利敌人的风格保持一定距离,以便维也纳时装在中立国家中站稳脚跟。
狂欢节服装,1919年。维也纳工作室制作。朵拉夫人拍摄。
左图:爱德华·约瑟夫·维默尔-维斯格瑞为维也纳工作室设计的晚礼服,1919年。威林格工作室拍摄。
中图:晚礼服,1919年。维也纳工作室制作。威林格工作室拍摄。
右图:晚礼服可能由爱德华·约瑟夫·维默尔-维斯格瑞设计,约1922年。维也纳工作室制作。
维也纳工作室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功,得益于面料短缺,他们不再使用羊毛和棉花,转而使用有彩色图案的丝绸,但裁剪变得更简单、更实用,这也预示了20世纪20年代的时装风格。
03
金属制品
第4街区的一套三室的公寓是维也纳工作室在1903年5月成立时的第一个总部。一个房间用来设计金属制品,一间用于银器制作,最小的房间是经理办公室。
卡尔·哈格瑙尔(Karl Hagenauer),《墙镜》,1924—1925年。铸造黄铜、带有象征性和装饰性的开放式图案。维也纳哈森瑙尔工作室制造。
科洛·莫瑟,《带把手的托盘》,1905年。银、象牙、青金石。维也纳工作室制作。
约瑟夫·霍夫曼和科洛·莫瑟在奥地利工艺美术学校任教期间,该校没有把金属加工作为课程,贵重金属创作也很难被排上日程。毫无疑问,这是由于成本的原因。于是,他们就产生了成立工作室的想法。
但这忽略了一个事实,即在传统风格中,人们对日常金属制品的需求仍客观存在,它们是手工制作的,而不能被大规模复制生产。
科洛·莫瑟,《花架》,1910年。带网格图案的钢板、白色搪瓷。维也纳工作室制作。
他们的第一批设计创作于1903年至1906年展开,这批设计比后来的追求更加激进。它们是根据几何形设计的物体,经部分抛光或锤打,有时镶嵌半宝石、圆顶平底宝石以增加色彩感,有时还镶有象牙。这个部门的第一批工匠是银匠卡尔·卡勒特和金属装饰工康拉德·辛德尔,他们都精通传统工艺。
上图:科洛·莫瑟,《为阿尔玛·马勒设计的珠宝盒》,1902年;
中图:科洛·莫瑟,《雪茄和烟盒》,1907年;
下图:卡尔·奥托·切什卡,《野兔图案的糖果盒》,1906年。
每一件物品上都用方形花押字符表明设计者,而工匠则是通过一个圆形内的标识留下记号。这样,设计师和制造者都得到了同等的重视。除了银,他们使用的材料还包括铜和镍,以及其他类型的金属。
维也纳工作室早期的典型产品还包括篮子、花瓶、花架、挂饰、花盆架和类似的用不同金属制成并饰有网格图案的实用物品。
左图:弗朗茨·哈格瑙尔,《头像》,约1935年。黄铜。维也纳哈格瑙尔工作室制造。
中图:弗朗茨·哈格瑙尔,《大头像》,约1935年。打制黄铜、部分镀镍和红色、嘴部搪瓷装饰。维也纳哈格瑙尔工作室制造。
右图:弗朗茨·哈格瑙尔,《头像》,约1930年。
左图:约瑟夫·霍夫曼,《糖碗》,1924年。锻打和抛光银,象牙柄。维也纳工作室制作。
中图:科洛·莫瑟,《茶叶罐》,1904年设计。镍银、镀银。维也纳工作室制作,1909年。
右图:约瑟夫·霍夫曼,《糖果罐》,1910年。银。维也纳工作室制作。
工作室的各种金属花瓶和容器在空着时似乎有些奢侈,但是,当使用它们时,它们也并没有喧宾夺主。它们可以为花卉、攀缘植物或水果的摆放提供理想的三维框架,而方孔网格则可以让里面的东西的颜色得以展现。
[奥]克里斯·布兰兹塔特
[奥]达尼埃拉·格雷戈里
[德]雷内·梅斯热
2021年6月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有书至美
欧洲艺术史上的“人类群星闪耀时”
20世纪初的维也纳群星璀璨,是欧洲活跃的文化中心,众多艺术家共同领导了这场属于维也纳的现代主义艺术运动,旨在将不同门类的艺术融合在一起。
本书则对这场艺术运动进行了全景纪实,在纸上镌刻下了维也纳艺术运动中那些重要的人和事,邀请大家共同见证这场欧洲艺术史上的“人类群星闪耀时”。
气势恢宏的纸上艺术纪录片
书中内含1250张精美图片,展现了32位艺术家、艺术流派与工作室在运动中做出的成绩,囊括绘画、陶瓷、金属制品、珠宝设计、服装设计、平面设计、纺织设计与建筑等11种艺术门类,全景呈现了一个艺术黄金时代的维也纳,让它仍然能在历史的星空中闪耀。
专业作者与译者背书
本书由3位欧洲美术史家撰写,作者之一为克里斯·布兰兹塔特,奥地利出版商、编辑、作家和艺术收藏家,主要研究19-20世纪奥地利美术史;作者之二为达尼埃拉·格雷戈里,在维也纳和汉堡学习艺术史,是美术史家,也是记者和作家;作者之三为雷内·梅斯热,德国美术史家,主要研究19-20世纪欧洲美术史。
译者张璞则为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学博士,作译者的专业背景使得这本书本身具备较强的专业性,非常适合艺术爱好者阅读。
众多媒体推荐,中文版首发
国外知名杂志如《家居世界》《文学评论》《艺术报》《国家地理旅行者》等均对本书有较高的评价,这本书已出版英、法、德三个语言版本,而本次首度发行的中文版旨在令国内的读者也能享受到如此丰盛的艺术之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