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何写出文采的作文

如何写出文采的作文

作者: 平静雅致 | 来源:发表于2016-05-15 21:59 被阅读161次

只有简单的中心词,缺少必要精准的修饰语。好的语言离不开好的精准的修饰,只有用精准的修饰才能提升语言的表现力,准确地表情达意。

一、不同的修饰表达不同的情感态度

我们看一个例子。有这样一段话:“夕阳的余晖下,小草和着微风,门卫的那只大白兔卧在草丛里,望着那片天空。”这段话缺少必要的修饰与限制,没有明显的情感倾向,语言也缺少表现力。我们看下面三段不同的描写修饰,比较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

(一)夕阳的余晖下,青葱的小草和着轻柔的微风,门卫的那只大白兔懒洋洋地卧在碧青的草丛中,凝望着那片辽阔的天空。

(二)夕阳的余晖下,嫩绿的小草和着清凉的微风,门卫那只调皮的大白兔卧在软绵绵的草丛里,斜着眼睛望着那片蔚蓝的天空。

(三)夕阳的余晖下,小草和着微风,门卫的那只大白兔正卧在草丛里,嘴里嚼着两天前门卫放在那儿的干枯的青菜,那凄凉的眼神望着蔚蓝的天空,想诉说心中几多不幸。

这几段描写,对原文的中心词语进行了一些必要的修饰,语言的表现力明显增强,行文的情感倾向也就更加明显。

例(一)写的是一只“懒洋洋”却又有点“深沉”的大白兔,所以作者将“望”改成“凝望”,用“辽阔”修饰“天空”。同时,对小草、微风和草丛,也都做一些必要的修饰。

例(二)写的是一只“调皮”的大白兔,所以,微风是“清凉的”,草丛是“软绵绵的”,望的动作是“斜着眼睛”的,天空是“蔚蓝的”。

例(三)写的则是一只忧郁的大白兔,所以,望是用“那凄凉的眼神”,吃的是“两天前门卫放在那儿的干枯的青菜”,作者还补充描写了大白兔的心理活动。

语言,如果没有修饰和限制,就难以准确地表达情感倾向,表现力也大大减弱。那么,我们该怎样用不同的修饰表达不同的情感倾向,进而增强我们的语言表现力呢?下面,我们结合一些经典文本,谈一些观点,供同学们参考。

二、用精准的修饰

表达积极的细腻的情感体验

我们看艾青《我爱这土地》一诗中的例子。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这四句诗的中心词语都是名词,是四个意象,“土地”“河流”“风”和“黎明”。诗人在每个意象前都用了较为繁复的修饰。用“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修饰“土地”,指明“我”的“土地”和“祖国”现在正遭受着蹂躏和苦难,正在被暴风雨打击着。用“永远汹涌着”和“悲愤”修饰“河流”,用“无止息地吹刮着”和“激怒”修饰“风”,是说我们悲愤和激怒的人民正在不屈不挠、前赴后继地进行革命斗争。

用“来自林间”和“无比温柔”修饰“黎明”,表明作者坚信在人民风起云涌的斗争中必将迎来曙光,迎来胜利。这里,诗人用了一系列“的”字长句,在每个描写对象前加上大量的修饰语,形成具有立体效应的独特语感,很准确地抒发了诗人缠绵深沉而又复杂的爱憎感情。相反,如果我们将诗句中的修饰语全部抽出,变成“这土地、这河流、这风、和那黎明”,那么,语言就失去了表现力,就不能表达出诗人细腻的、丰富的情感态度了。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们再看几例。

西蒙诺夫《蜡烛》中反复强调这样一句话:“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大”是修饰形状,突出蜡烛外观的不普通。“45年前”是在时间上进行限制,突出蜡烛珍藏时间久,价值和意义非同一般。“结婚的”这个限制性定语则将蜡烛与特殊事件联系起来,表现蜡烛特殊的纪念意义。这样的修饰语,很好地表现了蜡烛“非同一般”的意义和价值,进而突出老妇人对苏联红军非同一般的情谊。

杨绛《老王》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这句话中的三个关键修饰语,“荒僻的”“破破落落的”和“塌败的”,都是对状态的修饰,是描写老王居住环境的恶劣。如果我们将这些修饰语去掉,那么,其表达效果就会有天壤之别。

孙犁《芦花荡》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干瘦”和“破”,是对外形的修饰,写出老头子的群众身份,他只是人民中普通的一员。“有一篙没一篙地”则是对动作的修饰,是迷惑敌人的举动。“又肥又大的”是修饰形状,在突出莲蓬的诱惑力,“一个一个”是修饰行为状态,是诱惑的举动。这些修饰语,很准确地将老头子特殊的身份和“智斗”表现了出来,突出了作者赞美老头子英雄行为的情感倾向。

像以上几个例子,所用修饰语,或修饰名词性中心语,表现事物的形状、颜色、状态等,或修饰动词性中心语,表现动作行为的状态、过程、程度等,因其精准,所以大大地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将作者的情感倾向很好地蕴育其中。

三、用夸张的修饰表达讽刺的情感态度

我们看新星一《喂——出来》一文中的例子。

(一)写新闻记者。①消息灵通的报社记者们很快就打听到了这件事,争先恐后地开着小汽车赶了来。②一位手里拿着照相机的记者见到了这番情形,一声不响地解掉了扎在自己腰里的那条结实的粗绳子。第①句中,“消息灵通的”用来修饰名词性短语“报社记者”,突出人物特点。“很快”和“争先恐后”用来修饰动词“打听”和“开”,表示程度。这一句的修饰,既是写实,表现新闻记者“包打听”“跑新闻”“抢消息”等职业特点,同时也带有某种揶揄、挖苦的味道。第②句中的“一声不响”,修饰动词“解掉”,表现动作的状态,抓住了人物某种卑微的自我保护的心理。

(二)写科学家和学者。①并且,每个人都显示出一副极其渊博、无所不知的神色,镇定自若地朝洞里张望着。②然而,在众目睽睽之下决不能就此作罢,遭人哂笑。③学者不禁心里有些发虚了,他装着镇定自若、胸有成竹的样子关掉了扩音机,用不容置疑的口气吩咐道:“赶快把它填掉!”加圆点的修饰语,或表现神态,或表现氛围,或刻画心理,极尽夸张,将某些科学家和学者爱慕虚荣、死要面子,其实很无知的虚伪的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尤其是“不容置疑”一词,写出了学者色厉内荏的一面,明明是内心发虚、恐慌,却偏偏要表现出镇定自若。

(三)写商人。①有的人反反复复地打量着这个洞,眼睛里露出贪婪的目光,心里不住地盘算着……②有一个人满头大汗地从人堆里挤了出来,大声地提议道……“反反复复”和“不住地”表示频率,修饰动词。“贪婪”修饰名词“目光”,表示状态、性质。“满头大汗”修饰动词“挤”,表示程度。这些修饰语,讽刺了商人唯利是图、贪婪的一面,看到无底洞,“反反复复地打量”,心里盘算着利益,一旦听到“填洞”的消息,就“满头大汗”地“挤”出来。

(四)写众人。①村长还没来得及回答,村民们就异口同声地叫了起来……②还有的人把从前同恋人一起拍的照片扔进了洞里,然后又心安理得地开始了新的恋爱。“异口同声”和“心安理得”两个成语都用来修饰动词,表示行为的状态。第①句中的“异口同声”是对村民们不问是非、唯利是图的讽刺。第②句中的“心安理得”是对“有的人”虚伪本性的讽刺,是反话正说。

以上好的范例告诉我们,让修饰略作一点夸张,可以大大增强语言的表现力,突出我们的情感态度,或讽刺,或赞美,都会在语言中强烈地表现出来。

四、用虚词也可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虚词,是没有实在词汇意义的词。但,将虚词与实词连用,用来修饰虚词,修饰语句,虚词就不虚了,就可大大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我们结合经典文本的例子来谈。

鲁迅《秋夜》中的句子:“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句中的虚词“也”将前后两句话“一株是枣树”和“还有一株是枣树”连接起来,是对句子的修饰。如果我们将原句改写成“墙外有两株枣树”,比较一下,就能看出其独特的表现力了。“一株是……一株也是……”,虚词“也”强调了树的品种少、单一,突出的是单调。类似的表达还有很多。

比如,聂华苓的《亲爱的爸爸妈妈》中有这样的句子:“他们杀孩子、老师,也杀牧师、工人、木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句中的“也”,也对句子起到了很好的修饰作用,如果将句子改成“他们杀孩子、老师、牧师、工人、木匠、小店老板、鞋匠……”,就没有了力量。原句用虚词“也”,突出强调了纳粹屠杀的“全是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一个虚词“也”,修饰简单,但却大大增强了句子的表现力。

小思《蝉》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它等了17年,才等到一个夏天,就只有这个夏天,它从泥土中出来,从幼虫成长过来,等秋风一吹,它的生命就完结了。”这一句中的虚词,删除它们,丝毫不影响句意,但,如真删除它们,读起来就会发现,表达的味道大不如之前。我们发现,这些虚词,对句子而言,有着很好的修饰作用,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才”,写出这个夏天的来之不易,是十七年的等待才等到的。“就”和“只”,突出这个夏天的唯一性,强调这唯一夏天的珍贵性。最后一个“就”则表达了惋惜,秋风“一”吹,生命“就”完结了。

五、拟人化的修饰更具美感

我们先看这样一句话。“秋天一到,一些黄叶就落了下来。”这是一句普通的描述,缺少一些必要的修饰,句子没有明显的情感倾向。我们试着给“黄叶”加不同的修饰语,看看会有什么样的效果。

①秋天一到,一些枯干的黄叶就落了下来。

②秋天一到,一些耐不住性子的黄叶就落了下来。

③秋天一到,一些耐不住性子的黄叶就翩翩地落了下来。

这三句话与原句相比,都进行了一些修饰。第①句用“枯干”修饰黄叶,是写秋天黄叶的状态,在写实中藏着悲秋的情感。第②句用“耐不住性子”修饰黄叶,把黄叶拟人化了,让整个句子有了人情味,有了美感,让我们不禁会想,黄叶为什么“耐不住性子”呢?为什么要急着下来呢?第③句还用“翩翩”修饰动词“落”,写出落叶落下时的状态,也是拟人化的,很有画面感,有舞蹈的动感,意境更加美好。

这样拟人化的修饰,不仅增加了句子的表现力,而且更具美感。这样的修饰,在经典文本中也很多。比如,朱自清的《春》,有这样一句描写:“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偷偷”这个修饰语,是拟人化的,写出小草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悄悄冒出时的状态,很美丽,引人遐想。何其芳的诗歌《秋天》,有这样一句:“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这句用“饱食过稻香”修饰“镰刀”,赋予“镰刀”主动的人格化色彩,让诗句内涵更加丰富,也更加具有美感。

修饰,需要精准,需要切合我们所要表达的情感倾向。被修饰的,通常是用作中心语的名词性或动词性词语或短语。用来修饰的,可以是词语,也可以是短语,抑或是词语、短语的叠加。总之,通过恰当的修饰,可以提升我们语言的表现力,准确地表达我们的情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写出文采的作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wav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