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设计模式 - 模板模式(Template Pattern)

设计模式 - 模板模式(Template Pattern)

作者: William8 | 来源:发表于2017-04-14 23:13 被阅读0次

1、概念介绍模版方法模式的结构

定义一个操作中算法的框架,而将一些步骤延迟到子类中,使得子类可以不改变算法的结构即可重定义该算法中的某些特定步骤。

2、解决了什么问题

- 多个子类有公有的方法,并且逻辑基本相同时;

- 重要、复杂的算法,可以把核心算法设计为模板方法,周边的相关细节功能则由各个子类实现;

- 重构时,模板方法模式是一个经常使用的模式,把相同的代码抽取到父类中,然后通过钩子函数约束其行为。

3、如何使用

模版方法模式由一个抽象类和一个(或一组)实现类通过继承结构组成,抽象类中的方法分为三种:

抽象方法:父类中只声明但不加以实现,而是定义好规范,然后由它的子类去实现。

模版方法:由抽象类声明并加以实现。一般来说,模版方法调用抽象方法来完成主要的逻辑功能,并且,模版方法大多会定义为final类型,指明主要的逻辑功能在子类中不能被重写。

钩子方法:由抽象类声明并加以实现。但是子类可以去扩展,子类可以通过扩展钩子方法来影响模版方法的逻辑。

抽象类的任务是搭建逻辑的框架,通常由经验丰富的人员编写,因为抽象类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程序是否稳定性。

实现类用来实现细节。抽象类中的模版方法正是通过实现类扩展的方法来完成业务逻辑。只要实现类中的扩展方法通过了单元测试,在模版方法正确的前提下,整体功能一般不会出现大的错误。

模版方法的优点及适用场景

容易扩展。一般来说,抽象类中的模版方法是不易发生改变的部分,而抽象方法是容易发生变化的部分,因此通过增加实现类一般可以很容易实现功能的扩展,符合开闭原则。

便于维护。对于模版方法模式来说,正是由于他们的主要逻辑相同,才使用了模版方法,假如不使用模版方法,任由这些相同的代码散乱的分布在不同的类中,维护起来是非常不方便的。

比较灵活。因为有钩子方法,因此,子类的实现也可以影响父类中主逻辑的运行。但是,在灵活的同时,由于子类影响到了父类,违反了里氏替换原则,也会给程序带来风险。这就对抽象类的设计有了更高的要求。

在多个子类拥有相同的方法,并且这些方法逻辑相同时,可以考虑使用模版方法模式。在程序的主框架相同,细节不同的场合下,也比较适合使用这种模式。

举个例子:

我们使用冲泡咖啡和冲泡茶的例子

加工流程:

咖啡冲泡法:1.把水煮沸、2.用沸水冲泡咖啡、3.把咖啡倒进杯子、4.加糖和牛奶

茶冲泡法:   1.把水煮沸、2.用沸水冲泡茶叶、3.把  茶 倒进杯子、4.加蜂蜜

实践步骤:

1>创建一个模板(抽象)类:Beverage(饮料)

package com.william.beverage;

public abstract class Beverage {

/**

* 冲泡咖啡或茶...流程

*/

public final void create(){

       boilWater();//把水煮沸

       brew();//用沸水冲泡...

       pourInCup();//把...倒进杯子

       addCoundiments();//加...

}

public abstract void addCoundiments();

public abstract void brew();

public void boilWater() {

       System.out.println("煮开水");

}

public void pourInCup() {

       System.out.println("倒进杯子");

}

}

package com.william.beverage;

public class Coffee extends Beverage{

@Override

public void addCoundiments() {

         System.out.println("添加糖和牛奶"); }

@Override

public void brew() {

          System.out.println("用水冲咖啡");

}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设计模式 - 模板模式(Template Pattern)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wbg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