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几十载,总逃不过生老病死,然而,在此过程中给予荒凉绝望一缕阳光,一抹灿烂,体会生命的伟大,人性的力量与温情。
悲凉中总有一缕灿烂,有力而温暖(一)故事的开头,我们坦然面对
维多利亚·希斯洛普,英国著名作家,处女座《岛》便是我将要为你讲述的故事的中心。悲凉哀婉似乎是这本书的基调,但你可以想象身处荒凉转身却遇见一簇鲜花的那种震撼。人性的正能量早已超越了疾病带来的痛苦,离别带来的哀伤,爱恨衍生的纠葛……
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克里特海岸,更准确一点是在布卡拉村庄与其对面令人闻之色变的麻风病隔离区斯皮纳龙格岛。小说以倒序的形式,从阿丽克西斯对母亲索菲亚深埋的秘密出发,引出了佩特基斯家族的爱恨纠葛。
小说第一卷,姨母的毕生好友佛提妮为阿丽克西斯讲述了她的家族史。她的亲人们曾被疾病所折磨,家庭也因疾病而不完整。在诉说与倾听中,年纪相差半百的两人消除了时间的痕迹,一个更加成熟,一个更具有岁月的厚重感。
悲凉中总有一缕灿烂,有力而温暖(二)微芒希望是久违的闪烁星辰
如果第一部是全书的锲子,那么第二部则是故事的开端。对于第二部分,我想将它说成是无尽黑暗中闪闪发光的光源。尽管力量是那么微弱渺小,但那光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它便是指引,是从心发出的愿望。
“五月初的克里特岛有着最美好的,天赐般的日子”,可是那么美好的春景却映衬着伊莲妮要离开家园,前往斯皮纳龙格――麻风病隔离区的场景。乐景悲情,不过如此了吧。自古最是伤离别,而且这离别是双方的永不再见。伊莲妮极力克制悲哀,她明白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要对女儿给予最后的慈爱。穿过一行行悲伤的目光,看着丈夫眼底压抑的悲伤是多么波涛汹涌,好似水满则溢,这情感终从另一位母亲身上宣泄出来。哭声那么大,直击在场的每一位的心灵。疾病让年幼的孩子被迫远离父母,被“发配”到斯皮纳龙格岛,那个被世人所遗弃厌恶的地方。可它对麻风病患者而言是救济所,它包容了他们,将他们从被社会抛弃的卑贱苦难中解救出来。这里没有水源,不能温暖地度过冬季,街上房子破旧不堪,一两家商店,唯一的医院,仅有的简陋的学校。
绝处逢生,支撑着前行的是对美好的向往,积极生活的心态。伊莲妮是一位了不起的人。被“丢”到这个地方,她尽力的忽略疾病带给她的困扰,以正常人的心态去生活、去感受、去温暖身边的人。装点自己的新家使之变得精致,种下花种子期待来年花开,她就像黑夜中闪烁的点点星辰,做上了最喜爱的工作,教书育人是她努力生活的方向之一。同时跟着岛主一起提高岛民的生活质量,集思广益。岛上的变化是巨大的。死气沉沉的岛屿变得有活力有生机。人内心对幸福的渴望从未消失,它们像倒下的多米诺骨牌,扶起一个其余的将会依次立起,那种集体的力量不容小觑。庆祝复活节,他们好似也重生了。
命运为这群苦难的人们设下一道道难关。战争蔓延到克里特岛,打破了布卡拉村庄的宁静。德军击毙了一位麻风病患者,这使岛上的民众变得惶惶不可终日。对于佩特基斯先生,不仅要面对战争的残酷,同时也饱受着与妻子阴阳两隔的痛苦。这位善良的人不计回报的付出,为斯皮纳龙格运送了几十年的物资,即便是这样,上天也不曾优待于他。他的闪光点在于忍受生命的苦难,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战争在几个月后由德军宣布投降而告终,伊莲妮走了,但并不遗憾。
(三)关于幸福,以善良幸福而延续
玛丽娅是伊莲妮的小女儿,性格与母亲如出一撤,是父亲的贴心小棉袄。她是一个美丽的女子,也是一个单纯的姑娘。富家子马诺里用甜言蜜语轻易的骗到了玛丽娅,她像一个纯洁的天使坠入他编织的情网中。然而故事就是这样跌宕起伏,在订婚前夕,玛丽娅发现自己身体上有一块斑,后经查实那确实是麻风病入侵。玛丽娅的爱情破碎了,她步入了母亲的后尘。
命运为一个人关上一道门,便会为他开启一扇窗。常言道能错过的都不是对的那个人,玛丽娅无缘马诺里,却也因此结识了医生克里提斯。他是一位严谨而又一丝不苟的医学研究者,却对他的病人玛丽娅动了情,在渐渐相处之下,玛丽娅也对他产生了好感。故事后来的走向应该很清楚,玛丽娅是幸运的,她赶上了麻风病被治愈的时代,踏上归家的那一刻,喜悦却又害怕。开心与父亲团聚,害怕与克里提斯再不相见。
而当玛丽娅收获幸福,她姐姐安娜却被自己的丈夫谋杀。安娜是一朵美丽而热情的花,她想要什么就不计一切代价去实现。她嫁给自己的虚荣,但却寻找到了自己的爱情而因此付出了不忠于婚姻的代价。她的女儿索菲亚在亲人的关爱下快乐的成长。索菲亚长大成人后,知道了被掩藏的真相,她不敢面对,极力对丈夫女儿隐瞒自己的背景。这就回到了故事的开端,探寻真相的阿丽克西斯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证实了生命的热烈。
悲凉中总有一缕灿烂,有力而温暖“真正打动我的是他们彼此的爱那么强烈,经过了疾病与健康,顺境与逆境,到死才能分离……”,引用阿丽克西斯的一句话表达我的真实感受,这个世界,从不缺少幸福,关键看你挖掘的角度与方向。关于幸福,就这样一代代的以善良、以爱而延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