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内容:第九章
字数:803
想到今天无意间看到的一篇文章里提到的在“非诚勿扰”上有位女嘉宾认为沟通一定是带有目的性的,没有目的性的是聊天;而点评老师则认为情感上的沟通要跳出商业逻辑,站在对方的立场多考虑,不需要掺杂太多目的性。就如章节开篇谈到的,讲话做事要达到目的,这是一种商业逻辑,带有些许攻击性;但是我们与朋友、家人之间的交流,双方都处于平等的位置,以感受、体谅为主。
尽管我们知道说话应该分场合说,但现实中好像很难控制自己,觉得自己好像不会说话。对着家人,容易情绪外露,说话不客气,伤到家人的同时,自己也很后悔;对着客户,想要缓和气氛,却总说不到点子上,让人着急;对着朋友,侃侃而谈,一不小心又口无遮拦,不知道哪里戳到别人的痛点。语言的伤害,有时比肢体的暴力更为严重。
这样看来,莫不是只有情商高、专门接受过训练的人才能把话说好?大部人的对会说话的概念都停留在能说会道、活泼外向、善于交友的印象里,其实会说话不等于能聊,或者是性格要转变,而是要在适当的场合说适当的话。
学会聆听,感受对方想要表达意思。语言能够产生交流的效果,才是其魅力所在。营造一种互相尊重、平等和谐的氛围,使双方都能保持心情的愉悦,并且从谈话中找出共鸣点,站在对方立场体会话语的含义,保证有效交流,才有机会深入了解。
真诚比华丽的词语更打动人。说话只要能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即可,不需要过度追求词汇量的多少、句子的长短,说出大家真正需要的内容就好。
事实胜于雄辩,突出重点。如何说服别人?首先得证明自己是对,仅仅想要用语言达到转变别人思维的效果是非常不容易的,这时我们需要证据的支持。屏蔽主观因素的影响,以物质性的事实来证明自己的理论,比起激烈的争论更有效果,大家的接受程序更高。
说话很简单,有词汇量、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即可。可是,要会说话、说好话,则要将说话当成一门艺术,不断修炼自身素质,并且有一颗慈悲、满怀善意的心去进行语言,甚至精神的对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