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穿透式学习|方法6 :如何梳理与提升?(完)

穿透式学习|方法6 :如何梳理与提升?(完)

作者: iooo | 来源:发表于2022-06-05 06:56 被阅读0次

    方法6 如何梳理与提升

    “前进,去发现许诺的东西!”

    ——斯蒂芬·茨威格

    《麦哲伦传》

    什么是个人知识指南?

    我们可以把个人知识指南看成那些实干家、专家一生知识总结的缩微版:它的内容切口较小,而一生的总结所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它的规模较小,可能只是数千字的几页纸;它的形式比较随意,毕竟它主要是给自己看的;它涉及的知识往往只是较短周期内有效的,也通常较为接近当下的实干。通常它只求平实记述,一般不强调有新观点、新创见。

    为自己写个人知识指南

    我们不应该只看别人一生的学习总结,也不应想着等到自己的人生最后阶段再总结,我们应该及时梳理,为自己在一个领域的学习与实践做总结,写下一份个人知识指南。

    梳理和总结是提升知识与实践水平的最佳方法之一。

    日本生活作家松浦弥太郎曾经这样说:“‘书写’也就是‘思考’。……抓住自己脑中漂浮不定的、非常凭感觉的想法,将其一一化为言语……把你抓到的思绪化为言语、写成文章,会看见更多东西。”

    当我们决定花一点时间就自己所认识的一个知识与实践领域写下个人知识指南时,我们就获得一次独特的学习机遇,通过总结来提升自己。

    实用工具16:如何写个人知识指南

    一份个人知识指南,就是在一个阶段的学习和实践后,就自己熟悉的一个话题撰写的一个列表清单。

    写什么:建议重点关注如何做

    第一种是“如何做”,记述一个事是如何做的,这是知识指南主要的类别。第二种是“是什么”,记录一个知识点的逻辑,如果我们刚刚实践的知识领域较为复杂,写一个个人版的理解也是可行的选择。

    当我们写一份个人知识指南时,建议多选择“如何做”这一类。比如,比起马拉松兴起的故事、跑步的原理,我们个人对于如何跑步更可能有真切的体验。有些内容我们还是留给专业的作家、专家,个人知识指南更好的用途是记录自己所学到的。当我们写下标题“如何做 ××”时,我们更容易组织内容,比如关于跑步,我们记录下的可能是:如何开始跑(做各种准备)、如何形成习惯(时间安排)、受伤怎么办(我自己怎么热身,我跑步受伤怎么处理才能恢复得快等)。

    写什么:选择小切口,选择自己做过的

    个人知识指南应该是写自己做过的,或者至少应该是这样:一部分是自己做过的,一部分是已经深入学习准备做的。这样内容的个人知识指南,也让我们未来可以方便地用它、迭代它。

    如何写:用列表的形式写

    撰写个人知识指南时,建议采用多级清单列表的样式。我们写的是一个列表,有点像合同或者法律条文的样子。这样的列表通常分为三级,第一级是细分议题,第二级是具体条目,第三级是叙述、论述或如何做。

    组成详解:像说明书一样,把一个物品拆解成十多个组成部分,标上序号,逐一解释每个部分是什么。

    操作步骤:像宜家说明书一样,组装一个家具时按照步骤1到20一步步如何做。

    特性列表:一个问题有许多个特征,比如“识别游戏成瘾障碍的九条标准”,更好的做法是配上检查清单,比如对应地提供“游戏障碍自诊问卷”。这是一份《写给家长的游戏指南》中的例子。

    感悟心得:以列表的形式写下自己的感悟、心得,写下自己认知中的要点、注意点。这是相对自由的列表。

    建议加上必要的图示,以更好地呈现知识。图示可能是逻辑图、地图、组织架构图等,也可能是对比的表格、数据图表等。

    如何写:把自己知道的写下来

    写一份个人知识指南,是把自己知道的写下来,像竹筒倒豆子一样倒出来。我通常把我们做事的成果分成三个层次:完成任务一样的产出;让自己自得的作品;对他人有用的产品。

    如何写:采用金字塔原理和MECE原则

    这个金字塔结构要遵循如下要求:任一层次的想法都必须是其下一层次想法的概括;每一组中的想法都必须属于同一范畴;每一组中的想法都必须按逻辑顺序组织。

    当我们写一个列表时,列表的条目应该遵循MECE原则,即“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在个人知识指南的第一级清单,我们常采用一些基本套路。最常用的是拆分成:①是什么,即阐述问题;②如何做,即具体的做法;③要避免什么,即一些避坑提示。

    要避免掉入哪些坑

    避免过多的引用。不要重复造轮子。尽量少讲故事。

    四种方法轻松写出初稿,再反复修改

    第一种方式,直接写。

    第二种方式,答问。

    第三种方式,现场分享。

    第四种方式,讲一次课。

    我们不必过分紧张、追求完美,第一版并不是终点,此后我们可以持续地迭代与修订。

    持续迭代与修订,还有一个特别的意义,它意味着,虽然我们在写的那一刻努力地确保写下来的内容是对的,但是,我们要知道,自此之后,我们应该以怀疑的眼光看它。每一份个人知识指南都应该加上“我说的都是错的”作为最后一句。

    这是为了对抗我们经常容易陷入的一个求知陷阱:当我们把想法以看似逻辑完整的方式表达出来,把一个观点说出来之后,我们会倾向于认为它就是对的。

    我们把观点表达出来,要知道它是临时性的,是等着用来被反对、被批驳、被进一步改进的,甚至是被彻底否定的。

    示例:

    (1)奉行成果主义,关注产出。追问:什么是我造出来的?什么又是我创造出来的?即便是讨论学习,我也要以产出为主轴。

    (2)深度复制框架,形成知识的架子。先借鉴、掌握和复刻一个已有的框架,作为自己可填充的知识架子。英雄之旅是我复制而来的关于学习的框架,在这次回顾时我发现,最初接触时并没有想到它会那么深刻地影响我对学习历程的理解。

    (3)要关注未知,知识的架子可留白,也应留白。留白,就是那些标记为我们不知道的部分。你知道的,可能不重要(你知道且大家都知道的,通常不重要)。你不知道的,尤其你不知道的异常事件,重要得多。你以为知道却错的,是最危险的。

    (4)学透关键知识点,把自己知道的聚成大块,并写下来。这是三个连贯的部分:真的学透,才是脚踩在坚实的地方;聚成大块,会促使自己深入理解,也便于之后再取用;写下来的,才能继续更正更新、修改迭代。读书笔记、入门指南、课程课件、操作标准、个人知识指南,都是可行的形式。

    (5)学,要舍得花大工夫;做,要克服困难与诱惑,坚持在一处深挖。这两者里都蕴涵着所谓的“扎死寨、打硬仗”的湘军精神。做事时,除了坚持,可采用711创始人铃木敏文的做法,脑子里要磨砺针对此事的锋利的问题钩子,让它钩起好想法,结出好成果。

    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会为自己持续迭代这个关于学习的清单。

    完成一份个人知识指南,即当我们就一个问题如何做形成一个列表清单时,我们在知识世界和实干世界的一个学习循环就以它为标志告一段落了。紧接着我们会开始下一次学习循环,继续一生的学习与实干旅程。

    我们不一定只是把个人知识指南看成一个阶段学习的结束,实际上,我们也可以将它作为一段学习的开端。也就是,我们不再是把下定决心学习、买书或去上课当成学习的开始,而可以把完成一份个人知识指南当成学习的开始。我们梳理总结已掌握的知识之后,我们知道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应在何处着力学习,我们会更清晰地了解学习的价值,自然地拥有了行动的动力。如此,我们就可以更有效地启动自己的学习之旅。

    唯有笨功夫

    我们学习知识,我们实践,我们反思,我们梳理。我们不断地重复这个过程,最终做到学以致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穿透式学习|方法6 :如何梳理与提升?(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wekm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