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素读|宠辱不惊(13)

素读|宠辱不惊(13)

作者: 灵雨润物 | 来源:发表于2023-06-11 20:34 被阅读0次

得到宠爱或遭受耻辱,都像是受到惊吓一样,重视大患,就好像重视自己的身体一样,什么叫做宠辱若惊?宠爱是卑下的,得到他会感到心惊不安,失去他也会惊恐万分,这就叫宠辱若惊?什么叫做贵大患若身?我之所以会有祸患,是因为我有这个身体,倘若没有了我的躯体,我还有什么祸患呢?所以把天下看的和自己的生命一样,宝贵的人才可以把天下的重担交付于他,爱天下和爱自己的生命一样的人才,可以把天下的责任托付于他。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缺少精神需求

这两句是道德经里经典的语录,“宠”指非常道,“辱”指常道。“宠”字的构成,是宇宙中有龙的样子,龙是一个易经八卦中很重要的概念,因为宇宙八方是靠六个龙头的不断延伸才得以形成的,因而中国人便有“龙的传人”之说,而“辱”字的构成则是用手掌握拿捏好时辰分寸的样子。所以“宠辱若惊”是指宠和辱都要以道为其所依。

在老子看来,人在荣辱面前的这种表现虽是常态,但都是不正常的,因为荣辱都是一时虚名,事过境迁之后变成过眼云烟,人不能远离荣辱,但也不能成为荣辱的奴隶,只有看淡荣辱超然自守的人,才能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成为自己的主人。

老子对这种心态也做了分析,他认为:世间常人之所以总是念念不忘其自身利益,并且为自身利益而患得患失,就是因为常人身上缺少精神追求,老子并没有直接告诉人们他所提倡的人生精神追求是什么,而是用可当大大任者和不能当大任者来进行对比。以此来说明人们有什么样的人生精神需求。

如果以自身的患得患失去治理天下,那么你只配寄生于天下而做个普通人,绝不配去治理天下。如果你像爱惜自身那样去爱惜天下,那么你就可以把天下事托付给你,让你去治理天下。老子所提倡的人生精神追求观,就是把自身融于天下之中,没有自己的利益,只有天下的利益!

老子从贵身的角度出发,认为生命远远贵于名利荣宠,要清静寡欲,一切声色获利之事,皆无动于衷,然后可以受天下之重寄。


反观现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网络日常,天下熙熙皆为利攘。为了流量就能做出超越人底线的事情,为了利益就能做出违背人性的龌龊事,不自爱,不自重,更不顾惜最亲爱的人的感受,好像在利益面前什么都不重要。

人之所以为人,必须有所敬畏!

丧失了底线的人生犹如玻璃碎地声,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坍缩。

贵大患若身

相关文章

  • 宠辱不惊--我读道德经(13)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

  • 《道德经》长生篇第八章(原第十三章)

    第七十一章 宠辱不惊 无患吾身 (原第13章) 宠辱不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 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 “素读”的优良传统可曾还记得?

    大师阿城先生曾提到,中国古代有一种读书法“素读”。 是素读,不是速读。素读不求快而在于用心。 “素读”,就是看书的...

  • 素读

    素读是日本人对我国古代私塾教学方式的定义,即指不追求投入理解,只是将其反复诵读,烂熟于心,从而达到夯实文化根基的目...

  • 素读

    走近你的世界 或是 让你走近我 尘世停滞 我甘心陪你 喜怒哀愁 甚至,老去 静心,素读 在你的世界 打开我的世界 ...

  • 素读

    阿城先生在《威尼斯日记》和《闲话先说》里都提了“素读”这样一种读书法。 意指,不带观点的,不带思考的,像“傻白甜”...

  • 素读

    文|墨默 图|墨默 历时4周 见证了的岁月 是水分蒸发的飘渺 在风中抽干的鲜亮 没有听到它的抽泣 看到蜕变的体表 ...

  • 素读

    近期在读陈志红老师的《公开课的练就与生成》以及《初中语文这样教》基本上每位老师都提到了素读教材、素读文本。引起...

  • 素约〈13〉

    〈13〉 事情已经过去两个月了,青衣掌柜一直难以忘记那夜的嘈杂躁动。 这天,两位姑娘携手来到了青梦阁。 两人皆是一...

  • 半醉人生60

    宠辱不惊才能成就大事, 宠辱不惊才能承担重任, 宠辱不惊才能方得始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素读|宠辱不惊(1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wex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