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苏东坡的生死观/作者:邵明

苏东坡的生死观/作者:邵明

作者: 房作者_0970 | 来源:发表于2023-09-22 11:05 被阅读0次

——“人生如寄,多忧何为。”

[图片]

(网上截图)

苏东坡一路被贬。如去杭州当通判、到黄州到定州是贬谪,往惠州是迫害,那这一次61岁到地远天偏的海南岛就真的叫流放了。关于到海南的流放生活,苏东坡已经作好死的准备了。面对生死,苏东坡有这样的文句:“某垂老投荒,无复生还之望,春与长子迈诀,已处置后事矣。今到海南,首当作棺,次便作墓,乃留手疏与诸子,死即葬于海外,生不契棺,死不扶柩,此亦东坡之家风也。”——《与王古书》

这段文句的简介:被贬到海南,我已经跟儿子苏迈诀别,并安排好后事了。我到了海南,第一件事,就是做棺材,再准备墓地,死后就葬在海南吧!活着的时候就备好棺材,死后不扶灵柩回家乡,这也是东坡的家风。

“自古人生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这是文天祥说的,苏东坡好像没这么豪言壮语。然而,面对生死大事,苏东坡却也看得很开。苏东坡从惠州再被贬海南时,已年过六旬。年迈的身体,加上糟糕的环境,苏东坡在海南的那几年,可谓是九死一生。所以刚得知被贬海南时,他便跟家里人交代好了一切后事,并嘱咐子孙,他日自己若死在海南,便就地安葬,不必将灵柩运回故乡。

就这样,苏东坡抱着向死而生的决心去了海南。在那片未开化的蛮荒之地,苏东坡乐天安命,将仅剩不多的岁月活出了另一种精彩。他甚至还说,被贬南荒虽然九死一生,但也不后悔,因为这次远游是他平生最奇绝的经历。苏东坡之所以对身后事看得透彻,就在于他很清楚地知道:“人生如寄,多忧何为。”

我们每个人,都是寄生在这大千世界,一粒微小的浮尘。但生与死之间的这一段距离,你我却可以努力将它活出情趣来。知名财经评论家叶檀,在与癌症斗争一年多以后,仍然活跃在媒体上。她还决定投入更多精力到慈善工作中去。她好像也领悟了生与死的终极问题,“人生如寄,多忧何为。”。

如何面对生死是人生的终极问题。我认为,在有生之年,把该做的事做好,把该享的福享够,即便某天生命走到了尽头,我们也可以对自己无悔地说一句:“我有过诗和远方;我也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们的现实很无奈;我闯过龙门,也钻过狗洞,然而,我依然对生活一往情深。”苏东坡去世前几个月,曾回首一生,平静地写下:“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里的儋州是指海南的儋州。世界以痛吻他,他却报之以歌。如今,苏东坡虽然早已远去,但他留给世人的那份乐观与豁达,却是万古不朽的。

相关文章

  • 盼望_作者:邵明

    今天看早新闻,看到督导组领导参观了上海市静安区大楼非公经济企业工会。非公经济就是私营企业,私企也会有工会?咋回事啊...

  • 回顾_作者:邵明

    到简书来学习码字要近半年了,半年来坚持日更从未间断,“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 回顾从码博客到自己岀书...

  • 大话_作者:邵明

    我从网上看到一篇文章——冯唐:2019年关于医疗的十句大实话 我选了第六句与大家分享——中国医疗从来是、现在是、在...

  • 汗颜_作者:邵明

    这是微友,犀牛书店日值小庄发在朋友圈里的推文截图。 推文里有这么一句话:“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

  • 南风_作者:邵明

    一股暖风从南方的广东吹来 今年的暮秋特别萧瑟,寒冷,然而从南方吹来了一股暖风,带来了一点希望,无关国政只是在医药领...

  • 背影_作者:邵明

    一张没脸的骑士照片 游欧洲,游了N次。从埃菲尔铁塔到泰晤士河上的伦敦桥;从大英博物馆到法国罗浮宫;从丘吉尔庄园到欧...

  • 黄牛_作者:邵明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现在上海各大三甲医院都在打击黄牛,做到院、警结合,人、机(电脑挂号)结合,结果如...

  • 猪_作者:邵明

    不得不关心的猪瘟疫情! 近来猪肉价格暴涨在网上流传,引起了我对物价的关注,因为根据历史的经验,每次通涨都与这只猪有...

  • 尺蠖_作者:邵明

    嘟嘟说:“国人不会妥协,不懂尺蠖。”,什么叫尺蠖?我也不懂,只能请教度娘。 度娘——尺蠖:虫名,体长约二三寸,屈伸...

  • 祈祷_作者:邵明

    为女儿鼓与呼! ——李贺[唐]: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苏东坡的生死观/作者:邵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wfa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