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397318/c778dde7ecb8729c.jpeg)
四姨推开新房的门,眼见橱柜上,桌子上,凳子上沾满了尘埃,就急忙脱下大衣,系上围裙,打了一盆水,放进一块毛巾,一拧就到处抹。
她一边抹一边吩咐四叔打下手,又一边嫌弃他干得不好,就像母亲叮嘱儿子一样,要他返工。
与她的麻利劲儿一比,四叔显得有点缩手缩脚。但他的态度温和,随便四姨怎么说,不生气也不吐槽,稳得很。
四姨的人生挺圆满,但偶尔会吐槽一下四叔的“不是”。三姨在旁边听着,这样描述我的反应:“你看,丹在旁边偷着笑呢!”
有些话,不用往下演绎,用微笑代替挺好的。碰见他们的“燥根”,用“静根”来收摄自己,然后给人一些清凉,也不错。
一个家庭妇女确实有苦劳,过的劳动节非常多,但是等她静下来仔细品味生活时,幸福感总是溢满心间。
这个家,是那个她认为“不是、不好”的人给的,但反过来,正是他,才可以给她独一无二的价值感与归宿感。
观照他人的点点滴滴,我有一面心镜始终是明亮的,它沾不上尘埃,也染不上霜花。
在《大自在的微笑》里,有这样一个等式:心的造作=戏论;远离心的造作=远离戏论。
人生如戏,主角与配角无论演得多好,看戏的人只要不住相,就可以远离心的造作,远离各种各样的戏剧冲突。
孔子说四十不惑,孟子说他四十可以做到心不动。谁的境界高呢?一旦有比较,就又落入了戏论里。
经典中的经典如同花开见性,怎么才能不落窠臼呢?
你想一个老婆不抱怨一个老公是不可能的。你得承认事实,然后用心的柔道去慢慢化开其中的冰。
儒家的东西不够温度,就用道家,道家还不够,就用佛家,或者交替使用。
但一想到五蕴皆空,我们完全不必如此受苦。但谁能在楼梯未现世之前,就想到了电梯?所以,在弯路中,总有人会给你指点迷津,然后你才能找到那个对的电梯口。
雪师在《真心》里讲到的东西,有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有时又让人感知到一颗心的圆融无碍。我等凡人,有诸多烦恼,更有无数借口,不去安真心……但在某个瞬间,你会对真心升起无限信心。
雪师的母亲往生了,但他依旧照常给大家讲《坛经》,大家随喜赞叹,并且心生敬仰。
红英姐在群里感慨:“雪师不愧为大成就者,雷打不动,这个时候都没推迟课程。”
秋水姐如实说:“雪师非常平静,还安慰我们,说奶奶往生了,用授课的方式来纪念她,很好,很吉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