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的路,不熟,于是便有些赶。虽是地铁,但还是达不到心里对快的需求。鼻子总是对空气异常地敏感,刚一进城就不断地紧张“报警”……
终于眼晴已经瞧见曲江一中醒目的名字,红白相间的校舍就矗立在眼前,到了,就要到了,我在心里默念着。看看表,还好,一点钟未到。
然而越近这大门,却越发地有些焦急,长长的马路,车水马龙,竟一眼望不到边的隔离,学校在左,我在右,天桥,天桥在哪?我真想翻过这隔离的栅栏,但终于恐惧那“优美”的翻越会成为一个小小的新闻。
还好,保洁工人并不在远处,问路,穿行地下立交,小跑,终于来到红墙白边的大门口。
真是幸运,正在,正在等待着进门的一刻,哇!激动人心的时刻,肖老师,肖培东老师就出现在我的眼前,肖老师正在跟工作人员照相。完毕,我立刻也凑了过去,跟着肖老师照张相。没想到,曲江一中之行,刚一开始便有如此意外而令人喜悦的收获。
肖老师,步履很轻缓,我跟着他后面,也一并地进了会场。
路上,肖老师轻轻地问:“你怎么会认得我呢?”
“我读过《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
肖老师的书就只读过这一本。《孔乙己》《皇帝的新装》等实录确留下了深刻地印象在心中深处。有时候竟不自觉地或者模仿或者受到启发,也在课堂中“舞枪弄棒”,还好,娃娃们挺开心,一时间听《猫》“叫”,一时间我们又“折腾”《老王》。
肖老师的课总是那么样的温柔而雅致,朗读为王,指点不多,然而却仔细,扎实,耐心。有时,我们会惊叹,曲江一中的娃娃们,那男孩子的声音,简直都是学了美声的唱法,浑厚,共鸣,如此美好的声音,如此美妙的朗读,那么简单,却又那么动人。《雨巷》,此刻窗外正是细雨如丝,春雨的珠子敲打着屋外的斗篷嗒嘀嗒作响,啊!那美妙的声音,撑着油紫伞,我似乎又看见那女孩子和男生轮读的样子,在课堂的灯光下,不,竟也像在此时此刻我乡下的小树丛里的小路上。
好喜欢那个“桂花糕”的女孩子,她说,油紫伞,总让她想到一家人去巷口吃桂花糕的样子,桂花糕的香味莫非也是这丁香般的。
丁香的花,我只见过紫色的,一粒粒,细细的,密密的,一穗一穗地著满枝头,香气是最动人的。淡淡的,让你入迷,一晚,就着灯光,几个小姑娘竟不知疲倦地摆弄起照相机来,没有月亮,只有几盏白色的圆灯挂在墙上,黑夜里,这白色的圆灯竟也如此地素雅,有了几分月相。
又是春天,丁香花开过了,《雨巷》的声音还在我的脑子里,肖老师深情地望着那穿着红白二色的校服的孩子们
“撑着油紫伞……”,又一个美妙的声音在脑门子里飘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