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凇岛,一个神奇的地方。
作为一个北方人,真心说,在东北上学各方面还算习惯。在长春上学的这几年,最喜欢的是大东北的自来熟文化,为啥这么说呢,坐公交的时候,你会发现两个互不相认的陌生人,坐公交可能一会就能聊得热火朝天,别人乍一看以为两人还很熟,到了站点下车的时候两人挥挥手,你才回意识到,哦,原来这两人不认识。吉林省经济虽然与南方城市和华北地区相比不甚发达,文化也没有那么深厚。可这两年一直也在努力,每年都会举办冰雪旅游节,试图形成自己城市的名片,可是最近几天发生的事情真是让我对某些地方的旅游经济发展大失所望。
2018年12月23日,陪朋友去雾凇岛去玩。长春到雾凇岛的交通还算方便,先做动车到吉林站,然后就可以在吉林站换乘做客车去雾凇岛,但是客车不能直达雾凇岛,只能到乌拉街。因为在去雾凇岛之前查过相关的旅游攻略,说只能坐黑车去。事实证明,确实是这样,下了乌拉街之后。和朋友完全懵逼了,不过好在客车上的司机给我们推荐了一位老大爷。价格也算比较合理吧,拉我们两个去距离下车地点五六公里外的地方15块钱,算是比较良心了。起码比出租便宜多了。当你坐上车的时候,好戏开始了。和老大爷也聊得投机,等到快到景点的时候,大爷要给我们买票,说他买的话70一张,要是去景点买的话80一张。其实没毛病,看旅游攻略的时候就已经知道没有学生票,几乎没有任何优惠(飞猪售票平台也是70一张,就没多想)。后来在和大爷的聊天中也了解到,雾凇岛其实是个人那种开发,不是属于政府那种,所以没有大幅度优惠,只会给老年人免票,当时心理还暗自为雾凇岛感到高兴,这样一个个人开发的景点,能支撑到现在,打出点知名度已经算很不错了。
我和朋友可能来的不是时候,12月21号吉林省下了一场大雪,按理说,观看雾凇的最佳时间就是22号,那时候雾凇正好。23号就有点晚了,毕竟雾凇这种东西,也得看天,也不能天天都有。去之前也没报太大希望。去了之后,也没看到雾凇,景区也不是很大,给人感觉就是那种围了片荒野地收门票的景点。和朋友逛了不到两个小时,也就逛得差不多了。下午,也就早早的准备要回长春了。在回去做客车时,提前给那位老大爷打了电话,大爷也很准时,把我们送到做客车的地方,旅程也就算是顺利的结束了。
看似这段旅程也结束了。然而好戏才刚刚开始。27号中午,刚刚考完研的老乡准备去雾凇岛玩,打电话问了我相关的旅游的情况。这个老乡要和他们三个舍友一块去,据说酒店都订好了,我和老乡说,雾凇岛并不大,没有必要提前订房,然而他说都订好了,没事。是的,确实也不差啥。之后就发生了以下这一幕。


看到上面老乡说的话和发的朋友圈,我就明白了一切。。。。。。
对雾凇岛的评价:
简单粗暴一点来讲:一个老板租下了一块沿着一条河的几棵树,然后围起来进行简单开发一下然后收门票挣钱,门票是最大的经济收入来源,不得不说,也确实拯救了当地不甚发达的经济。但是不得不说,雾凇岛的冰雪开发,还尚未完善。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雾凇其实在很多地方都能见到,在吉林市,松花江河畔,也能见到雾凇,甚至,在东北的一些农村,放眼望去,一眼望不到的荒地里面的几棵树,下了雪之后,也会有好看的雾凇,而雾凇岛,其实与这些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只是可能说,雾凇岛可能雾凇规模更大一些,宣传工作更到位一些。
其次,旅游配套设施及不完善,对个人来说(不针对旅游团)去雾凇岛目前有三条路径,一是客车到乌拉街,打黑车去雾凇岛;二是自驾游;三则是雾凇岛景区的车,一天两趟,时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合适。可以想象到地理位置偏僻,交通方式单一,周围服务业的配套设施单一,这对一个旅游景点的发展来说,无疑是致命的痛点。
最后在说一点,旅游监管方面欠缺这是最严重的,造成了在不同的地方买票,票价不一的情况。而这种情况又发生在个人身上,票价不同不是因为旅游平台补贴力度和优惠的不同所导致的。总体感觉就是杂牌军,完全无秩序,一片混乱。也可能是位置太偏,监管难以到位所导致的。总之,面临的问题还很多吧。景区内的饮食价格就不多做评价了,毕竟,景区的东西都不便宜,东西贵点也正常吧。
总之,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一是对幻想去雾凇岛的朋友提供另一种视角;二是希望景区能够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毕竟,景区的发展还是要靠游客的口碑积攒起来的,而不是去一次想办法把游客的钱包掏干净就完事了。
最后的最后真心祝愿大吉林越来越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