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年尾,我给自己立下一个目标,今天开始日更30天,用持续性的输出倒逼输入。
人都是有惰性的,不逼自己一把,也许过几天我就连笔也懒得提起,买过的书也和以前一样束之高阁。
可是才第一天,我就遭遇了问题。
虽然今天是我元旦休息的第一天,可是在这一天,我并没有如同工作日一般抽出时间来读书,并没有看热点话题,只是在带娃间隙看了几个公号文章,听了半堂保险课。是的,保险课。并不是关于保险产品的推介,而是保险医院关于如何规划你的家庭保险,每年的花费,以及不同的家庭该选择哪些险种,怎么搭配的课程。
或许算不够全面,但是依然让我有很多收获。听完剩下的半堂课,我想我的收获会更大。
我的保险意识并不强烈,有限的意识就是知道车要有车险,出门旅游要有意外险。真正让我关注保险是从生完孩子开始,我觉得小孩子的成长过程需要一个保障。可也不知道该如何做规划,有限的知识也是从网上看的零散解答或是知乎大V们的一些文章。磕磕绊绊地解决了小孩的保险后,也一直在考虑给父母购置一份保险,可到父母这个年纪,可供选择的产品少之又少,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越发不敢随便下手买,索性一直拖到现在了。
今天这个课程让我知道了,原来首先不应该是选择问题,你不管买何种保险,先买上就是降低家庭风险了。而买保险首先要做的是考虑家庭收入,家庭经济支柱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先把夫妻双方的收入列一个表,包括全职收入、兼职收入,也包括被动收入,如房租,股票这些在内。先对自己和家庭的收入有清晰的概念后,再考虑预算,预算一般不超过家庭年收入的10%。
再看家庭经济支柱问题。夫妻双方之间的年收入相差超过50%即为单经济支柱。买保险时就需要首先考虑单支柱,做到预算的2/3,另1/3才能支配给配偶和孩子。若夫妻双方之间的年收入相差小于50%即为双经济支柱,那么预算的3/4考虑给夫妻来配置保险,剩下的1/4或1/5才是孩子。
以前我总是觉得首先应考虑孩子,这个课程点醒了我,孩子最大的保障是大人,只要大人好好的,孩子的问题都能得到解决。
终于听完后面的半堂课,来补充下去。后半堂课主要是险种问题。
1、寿险是以人的生死为保险对象的保险。分为定期寿险和终身寿险,是第一刚需险种。家庭经济支柱一定要买这个险种,它的意义是给你的配偶和孩子提供保障。一般保额需做到经济支柱收入的8~10倍。
2、重疾险,我想很多人都和我理解的一样,以为就是大病的医疗报销。其实这属于失能收入补偿以及医疗险不能报销的医疗费用。它是指当你病了没有工作收入的时候的一种补偿,与你的收入是直接挂钩的,保额至少要做到你的收入的3倍。
3、医疗险,这个大家都知道,医疗报销用。但是医疗险必须先花费再报销。而重疾险是确诊就一次性给付,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点。
4、意外险,也称意外伤害险,对寿险有补充作用,但没有替代作用。
5、养老保险,把它当成理财险就好。主要考虑能不能保本,收益率多少,保底利息有多高,什么时候回本这四个问题。
保险的目的是为了补偿大家没有办法承受的经济损失,所以门诊险这些可有可无。
对保险有了初步认识后,可以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和家庭的保险产品,更好地规避家庭风险。当然,希望我们最好不需要用到保险,只需要用到养老保险。
听完课已经是新的一年了。新的一年健康最重要!愿你我都有好身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