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听《活着》《兄弟》解读有感

听《活着》《兄弟》解读有感

作者: 龙仔很忙 | 来源:发表于2018-12-07 20:22 被阅读8次

活着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句话:活着是对时间的见证。别人都离去,而自己孤身一人。如果我真的有那么一天,我见证过什么。除了国家大事,时代大势我又做了些什么,遇到哪些人,发生哪些事,遇到哪些挫折,享受哪些幸福。活着当然可以是背负苦难。当然可以聚焦幸福,前提是运气要现在自己一边。

兄弟

对这本书印象深刻是因为里面的宋钢这个角色和我给自己的人设况很像。重情义,老实,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本书不是说人本分,老实就能有好的回报。而是写现实,老实本分是个人特制。但是正因为这个特质,在时代剧烈变革的80年代却成了牺牲品。这是他们那代人的一个缩影。敢拼的,都形成了原始积累。当然,这原始积累也要看能不能守得住。按照概率来说,守得住的,只有25%。符合二八法则。

我当然不想和宋钢一样悲惨,所以一直焦虑着。不敢停下来,努力向前跑。我有一种深入阅读这本书的冲动。却是望而却步。一是觉得自己没有勇气面对那种残酷的人生。二是如吴军老师所说,失败的例子听再多也无法学会成功。因为根本就没有人告诉你怎么做才可能成功。即便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也是淹没在更多数量的噪音中,所以不如不知道的好。

而成功者,即便只是运气,但是能够多次成功就不单单是运气的成分,里面的道理和方法论是值得借鉴的。所以现在想想,从小到大都是在告诉我不要做什么,却没人告诉我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我也一直困扰着,小心谨慎着。导致自己陷入一个死循环。想要走出死循环,就要给自己设立一个结束的条件。对我来说,就是少想多做。多了解成功人到底哪里做成功,每天都做一些改变。将时间和金钱用在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地方。

当然这本书给我的触动不止于人物遭遇和时代变迁。还有被权力放大的恶。每天会想着,我有钱之后我就做什么事情。突然有一天,我被自己的这种想法吓到了。这是我没有钱的状态下的想法。如果我真的有钱了,我敢肯定这钱会成为诅咒。自那之后,我就将现在的缺钱状态看作是对自己的磨练。让自己体验到世界的真实面,慢慢磨去自己不切实际的想法。

相关文章

  • 听《活着》《兄弟》解读有感

    活着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句话:活着是对时间的见证。别人都离去,而自己孤身一人。如果我真的有那么一天,我见证过什么...

  • 听《活着》有感

    余华的《活着》通过一位老人讲述自己的苦难史,让人们看到了人在面对苦难时意志力是多么的强大;让人看到了绝望的...

  • 听《活着》有感

    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有时候也会不禁思考这个问题。 我觉得活着的一个意义就是为了体验人生百味。或幸福,或不幸,或快乐。...

  • 人生的意义

    刚刚听专家解读《红楼梦》的价值,他说这部作品就是要告诉世人,人生的意义在于情,人活着要有感情就有了意义,是啊,这也...

  • 2018-12-16

    活着 以前看过《活着》这部电影,今天听这本书的解读,与看电影的感觉不一样。 首先,解读着说出了这本书的来由,原来是...

  • 听《我想活着》有感

    俗话说得好:好死不如赖活着,前段时间看到一些报道某某人跳楼自杀等一些消极新闻;我感到疑惑不解死亡都不怕,还怕活着吗...

  • 听扁鹊三兄弟故事有感

    今天观看《急诊科医生》时,听江晓琪医生讲了一个关于扁鹊三兄弟的故事。据《史记》载,魏文侯曾问扁鹊说:“你们...

  • 听《人类简史》解读版有感

    《人类简史》这本书讲的是整个人类的历史。全书不仅是站在某个民族(国家)或者人类的角度,而是也站在动物植物、整个世界...

  • 听余华的《活着》有感

    活着是一本以富贵回忆的方式写的一篇小说。 小说的开头写到富贵的原本是地主家庭,还有百亩田地,所以过着荒诞的生活,结...

  • 吴清源轶事--读《混乱》有感

    吴清源轶事--读《混乱》有感 今天听樊登解读《混乱》这本书,其中“爬山算法”的理论很是新颖和有用。 《混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活着》《兄弟》解读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wpx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