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东营,一个不大的村子,大概不到100户人家。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父亲读过几年的学校,母亲上到小学。但是父亲母亲的行动告诉了我:只要努力,面包、牛奶、房子和车子都会有的。
我不是家里唯一的孩子,我感谢这样的父母,最感谢的就是母亲,当年不顾所有人的反对,生下了弟弟。没有让我体会到独生子女的难受:不敢死、不敢穷、不敢远嫁。
从小我就不善言谈,这一点,完全继承了我爸的基因。母亲的智慧心灵手巧执着果断我都没能继承下来。
据说当年父亲和母亲谈恋爱的时候,还是挺幸福的。我们的村子不大,母亲的娘家在巷尾,父亲的家在巷头,大约400米左右。听说那年母亲十一二岁,由于家庭经济原因小学毕业辍学便在家,姥姥姥爷已不在人世,留下兄弟姐妹五人相依为命。为了多干活,母亲总是早出晚归,把那片土地走了个遍,也因此学会了很多本事。以前有很多事,都是男人做的。比如开拖拉机下地干活等,可母亲却要一个人独当一面,所以从那时起格外勤劳。
对于姥姥家,我只知道上述的一些。外公外婆是什么样子,我就不知道了,只能从姥爷的弟弟身上寻找姥爷的影子。因为他们早已去世。至于更远的族系与家史,就更不晓得了;穷人只能顾眼前的衣食,没有功夫谈论什么过去的光荣;“家谱”这字眼,我在幼年就根本没有听说过。
后来一年里,去母亲家说亲的人很多,但是母亲的奶奶和父亲的奶奶相约想要定下这门亲事,为了娶到这个儿媳妇,那些年爷爷和父亲还有大伯只要有时间总会赶着家里那头牛去村东头母亲的娘家地里干活。双方父母的肯定,母亲和父亲又是同班同学,两年后两人便订婚了。再几年后,就结婚了。
在我们这个年代,母亲出嫁算早的了,以至于母亲常跟我说,我像你这个年纪的时候,你都满地跑了。可你呢?之类的话。
婚后,两人有了自己的小生活和自己的小院。21岁,母亲有了我,家里内部矛盾升级,但是一两年后父亲却要远走他乡工作。无奈,母亲一个人要应付家里的矛盾,还要一个人照顾我,周边没有邻居,都是空荡荡的院子。因为潮湿,新的院子时不时引来蜗居的小蛇。母亲却淡定从容。因为父亲经常不在身边,所以母亲俨然变成了女汉子。
听着母亲的回忆说:那时我最让他们头疼的就是挑食了。为了让我吃口可口的饭菜,母亲挖空心思,一星期不做重样的菜,各种偏方秘方B12氨基酸钙片人参中药乌鸡排骨。时间在马不停蹄地走着,可我的体重亘古不变。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小笼包的味道,那是家的味道,哪里都买不到。记忆中的厨房,俨然被天然气代替了。城市里长大的孩子是不会明白的。
因为母亲没上过多少学,所以父母把希望都放到我们身上。只要是学习,母亲总会尽全力完成我的愿望。母亲活到老,辛苦到老,也学到老。当别的阿姨们跳广场舞的时候,母亲却在家里学习电脑打字、学习英语、学习开车、学习用电脑下载东西、学习管理。我问她,你学这个做什么,她说你不在我身边,我要好好学习开车,开到上海玩一玩,跟你身边的老外朋友们交流,我还要出国呢。可真是难为她了。
她最会吃亏。给亲友邻居帮忙,她总跑在前面。是她能作的,都有求必应。但是吵嘴打架,永远没有她。她宁吃亏,不逗气。无论手里多么窘迫,只要家里有客人来或者朋友借钱,母亲总会想方设法款待借钱给别人。即使没有钱,也会去尽全力帮助别人。有时候我甚至觉得她像超人,每次回家,家里少不了来找她帮忙的人,找她说媒的、找她借钱的、找她帮忙找工作的、找她找学校的······
可是,母亲并不软弱。她决定的事情,谁也拦不住。身上不到一千块钱,她却敢买十万的房子,她不慌不忙,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一个小时的电话,钱款就凑齐了。她坚强,没有安全感,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个性,也传给了我。我对一切人与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看作当然的。
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非我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得不去,从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数十位的老师,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老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有母亲的我,心里是安定的。
我母亲是个很爱操心的人,一有点什么事就睡不着觉了,总想事想得神经衰弱了,每天的精神面貌都很不好,看上去很憔悴,这种情况已经几年多了,是长期失眠。很多次,母亲微信找我,问我,吃了吗?有钱花吗?上海有那么好吗?恋爱谈得怎么样啦?需要给你打钱吗?没几年你都三十岁了,工作不稳定,感情没进展,你还是回来吧。
我只能报喜不报忧,我答应你,几个月后,我就回去陪你。
![](https://img.haomeiwen.com/i2688407/989604042253c0da.png)
我的父亲对我的爱多半是温和的。不抽烟不喝酒,和母亲过着平淡的日子。
记得小学的时候,他总会用这个送我上学,拎着书包,我便坐在前面。有父亲在,真好。
还记得小时候,晚上,睡着后,父亲总会帮我把被子盖好,然后离开。记得我说我喜欢吃什么,父亲二话不说,就买来了。父亲对我不像母亲那样无微不至地照顾我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因为家里所有的责任和重担都在他的身上。他很忙,对我们却没有缺少过陪伴。只要一休假,就成了家庭煮夫,给我买好多好吃的。而我却总是嫌这个不好吃那个不好吃,一顿‘嫌弃’,有时候真觉得自己挺不好的。真对不起父亲辛苦工作换来的这些。因为他的工作,真的不容易。
说起铁路,每个人只会想起铁轨与火车,却很少有人注意到在铁轨上方架设的接触网。由于这些接触网的存在,便有了接触网工这个工种,他们从事电气化铁路施工和维护管理工作。而我的父亲,就是一名接触网工、常年的工作,练就了他矫健的身手。家里有任何问题,我从来没操过心。不管冬天多冷,夏天多热,他们没有休息时间,只有随时待命。不管节假日还是春节,没有假期,只有随时待命,轮流休班。
而我的生活,从那时起,一直与铁路有着不可或缺的联系。我的父亲在我心里,是星空下走钢丝的人,也是最苦最累的铁路蜘蛛侠,更是我心目中最伟大的人。
俗话说,"农村的孩子,乡下的篱笆"。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如今却远离农村。记忆力一直忘不掉那黄黄的土壤,香甜的果实,缕缕炊烟,声声话语,丝丝饭香,万籁俱寂,万般从容。这些都成为我的独家记忆。
坐在这里,翻看着这些照片。父母都快50岁了,50年中,他们走过很多路,走过贫穷,走过苦累,走过无奈,走过幸福。他们吵了一辈子的架,但是吵架后却还能一辈子,我想这就是爱情和亲情吧。
我这二十几年的生活,每一天都倾注了他们的期盼。
教会了我骑车
教会了我独立
教会了我勤奋
教会了我成长
教会了我生活
······
如果我将来成为母亲,我会像她这样吗?
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他们是好的父母
而我却不是孝顺的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