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听过一个段子。在一所国际学校里,老师给各国学生出了一道题:"有谁思考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粮食紧缺的问题?"学生们都说"不知道"。非洲学生不知道什么叫"粮食",欧洲学生不知道什么叫"紧缺",美国学生不知道什么叫"其他国家",中国学生不知道什么叫"思考"。
笑过之后,心底莫名生出一种说不出的缺憾。
中国孩子大多跟我一样,是在应试教育下成长起来的。我们从小就被父母灌输了这样一种思想: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你只有考上了大学,才能有出息。很多孩子往往也因学习不好,未来的小船被一竿子打翻,从此生活在灰色的无望里,懵懵懂懂地成长。
在这种思维影响下的我们,如今也有很多人成了应试教育里的佼佼者,拿着高分,上着好大学,获得荣誉,但骨子里却不那么自信。犹如根基没打好的蔓藤,只知道拼命往上爬,却不知要去向何方。
罗怡君的这本书——《被禁止的事》,突然让我拥抱了那种内心缺失的痛感。我终于知道那酸酸涩涩的感觉,缘起何处。
更重要的是,行文38个教育案例,都是我们生活里习以为常的场景;31个为什么不能,让我们反思教育中那些不自觉沿袭下来的思维定式。
为什么大人可以,小孩却不行?
为什么要用我最喜欢的事情“威胁”我?
为什么别人说“对不起”之后,我一定要说“没关系”?
为什么我的东西一定要分享?
为什么什么事都要让爸妈知道?
为什么不可以请假出去玩?
为什么一定要听老师的话?
为什么一定要说“不可以”才不能做?
为什么和谁交朋友要家长说了算?
…….
当这些问题被提出,我相信我们都能够给孩子一个非常好的理由。为了安全,为了礼貌,为了友好,为了成绩......总之,都是为了孩子好。但这些给出的理由,孩子是否真的认同接受?是否太千篇一律概念化?
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让孩子明辨是非?如何让孩子自我决策?在放手与限制之间,分寸如何拿捏、平衡?这些问题,这本书都有体现。通过复原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如剥洋葱一样,层层推进的思辨,
不只考验的是孩子的思考耐力,也是考验大人的智慧与勇气。
印象深刻的一个案例是——《为什么有些人听到别人说“不”就会发脾气?》。作者的女儿叫妹妹,一个小男孩因为喜欢妹妹,把自己的棒棒糖给她。但是妹妹真的不想接受,拒绝了。结果男孩大哭大闹发脾气。为了不让男孩哭闹,男孩的妈妈一直劝说妹妹接受男孩给的糖。(这是很多父母通常的做法)最后,妹妹勉为其难委曲求全地拿着棒棒糖,一场哭闹才平息。本来到这里,很多人都认为事情已经结束,但作者罗怡君却觉察到了女儿内心的妥协与情绪,于是开始教她学习拒绝的艺术。如何清楚明确地表达自己,尊重自己的意愿,又在拒绝他人的同时,照顾到被拒者的失落情绪。试想,有如此智慧高情商的妈妈,女儿的情商又怎会低?
整本书的行文,全部以妈妈和孩子间的日常对话,见微知著,潜移默化地将良好的价值观渗透进孩子的思想观念。古语言言传身教,就是这种润物细无声地滋养吧。
总有一天小树会长成坚实地大树,安然沉稳地伫立,不惧风雨,只因其根早已深扎于土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