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学干货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书与书评
《奇特的一生》读书笔记·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

《奇特的一生》读书笔记·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

作者: 高小强LittleStrong | 来源:发表于2015-03-23 15:09 被阅读8936次

    《奇特的一生》是由苏联作家格拉宁所著的传记类著作,主要描述了苏联科学家柳比歇夫的传奇多产的一生,这本书因为向人们介绍了一种管理时间的工具“时间统计法”而为人所熟知,柳比歇夫也被捧上了时间管理大师的神坛。

    《奇特的一生》

    本文文摘顺序并不按照书籍顺序列出,书籍页码以1979年外国文学出版社版本为准。

    本文的写作思路

    一、我对于时间统计法的态度:

    网上一搜一堆关于柳比歇夫和时间统计法的文章,有人吹捧,有人泼冷水。后一方的观点主要是:如何厘清之间的因果?到底是时间管理法成就了牛逼的柳比歇夫,还是牛逼的柳比歇夫成就了时间管理法。

    我的意见是:如果你尝试过,对你的生活确实有帮助那就是好的,对你的生活没有帮助就摒弃;如果没有尝试过,只是站在某种不具名的制高点去飘渺的论证观点,我也没什么好说。

    此外工具的效果,一在于工具,二在于使用者。好的工具配一个烂人和烂的工具配一个牛人都使不出啥效果,最重要的是两个字:匹配。能力和欲望也是要匹配的。

    从2015年开年到如今,我已经身体力行了两个月时间统计法并进行了相关的记录:《2015年1月总结》《2015年2月总结》 ,此外推荐两篇写的很好的时间统计的文章:

    1、《【实践经验】个人大数据:2014年时间总结》

    2、《时间统计法实践反馈--2014年11月总结-豆芽兵的生存探索》 

    仅仅从个人角度谈这种方法对人的帮助:

    一是有助于培养时间危机意识,知道了其实每一天对于时间的利用率其实很低,大部分的时间实际上都是在一些不产生价值的事情上纠结,真正对未来人生有意义的时间大概我现在只能做到每天6到7个小时。说起那个已被说的烂掉的估算:

    按活到80岁的时候,人的一生只有两万多天,除去睡觉的8小时9700多天可能也只有一万多天是睁着眼过的。而这睁着眼过的一万多天又有多少是是清醒的,有多少是迷醉的,有多少是半梦半醒的,有多少是在儿童无知,有多少老年不便中度过,我没算过,或者说不敢去算。

    二是可以帮助形成时间感,通俗讲就是对于时间的感知能力,看了《数据之巅》后发现也可以理解为对自身做一些事情所需“数据”的感知能力。现在我大概知道自己每天花在睡觉上的时间在7到8小时之间,跑一公里平均6分十几秒,走一公里大概9到10分钟,读一本30万字书大概6小时等等。

    通过这些基本数据的记录可以知道自己一天可以做了多少事情,相比之前是否有所进步;另一方面,了解自身的数据也有助于自己做未来的规划——为什么很多人的计划总是没办法达成,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缺乏对自己的理性认识,设立的目标好高骛远所致。

    二、柳比歇夫究竟有多牛:

    P13-P14:

    他生前发表了七十来部学术著作。其中有分散分析、生物分类学、昆虫学方面的经典著作;这些著作在国外广为翻译出版。

    各种各样的论文和专著,他一共写了五百多印张。五百印张,等于一万二千五百张打字稿。即使以专业作家而论,这也是个庞大的数字。

    柳比歇夫的遗产包括几个部分:有著作,探讨地蚤的分类、科学史、农业、遗传学、植物保护、哲学、昆虫学、动物学、进化论、无神论。此外,他还写过回忆录,追忆许多科学家,谈到他一生的各个阶段以及彼尔姆大学……

    他讲课,当大学教研室主任兼研究所一个室的负责人,还常常到各地考察;三十年代他跑遍了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去过许多集体农庄,实地研究果树害虫、玉米害虫、黄鼠……在所谓的业余时间,作为“休息”,他研究地蚤的分类。单单这一项,工作量就颇为可观:到一九五五年,柳比歇夫已搜集了三十五箱地蚤标本。共一万三千只。其中五千只公地蚤做了器官切片。总计三百种。这些地蚤都要鉴定、测量、做切片、制作标本。他收集的材料比动物研究所多五倍。他对跳甲属的分类,研究了一生。

    他的知识面有多广,是很难测度的。谈起英国的君主制度,他能够说出任何一个英国国王临朝秉政的细节;说到宗教,不管是古兰经、犹太传经,还是罗马教廷的源流、马丁·路德的学说、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思想……他都是如数家珍。他懂复变数理论、农业经济、罗·费歇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古希腊古罗马,天知道他还精通些什么。

    三、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之“术

    时间统计法方法论部分可以分为三大块:时间记录,统计总结,未来规划

    3.1时间记录:

    柳比歇夫的时间记录主要体现在他日记上:

    “乌里扬诺夫斯克。一九六四年四月七日。分类昆虫学(画两张无名袋蛾的图)——三小时十五分。鉴定袋蛾——二十分(1.0)

    附加工作:给斯拉瓦写信——二小时四十五分(0.5)。社会工作:植物保护小组开会——二小时二十五分。

    休息:给伊戈尔写信——十分;《乌里扬诺夫斯克真理报》——十分;列夫•托尔斯泰的《塞瓦斯托波尔纪事》——一小时二十五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本工作合计——六小时二十分。”

    “乌里扬诺夫斯克。一九六四年四月八日。分类昆虫学:鉴定袋蛾,结束——二小时二十分。开始写关于袋蛾的报告——一小时五分(1.0)。

    附加工作:给达维陀娃和布里亚赫尔写信,六页——三小时二十分(0.5)。

    路途往返——0.5。

    休息——剃胡子。《乌里扬诺夫斯克真理报》——十五分,

    《消息报》——十分,《文学报》——二十分;阿•托尔斯泰的《吸血鬼》,六十六页——一小时三十分。听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沙皇的未婚妻》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本工作合计——六小时四十五分。”

    柳比歇夫日记的特点:

    1)几十年如一日(P28)

    不管怎么样,从一九一六年到一九七二年他去世的那一天,五十六年如一日,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一丝不苟地记下他的时间支出。他的历史长编一天也没有中断过,连儿子的夭亡也挡不住他在这份没完没了的结算表上记上一笔。

    2)文字简短,不含感情色彩(P21)

    我本来应当把这些日记摆到一边,没有理由再去研究。干巴巴的统计,既挖掘不出感情,也挖掘不出饶有兴味的时间的细节;语言苍白单调;没有暴露任何隐秘;几乎丝毫没有痛苦,没有欣喜,没有幽默。偶或透露的一点细节,也是象电报一样的乏味:

    “舒斯托夫三兄弟今晚来此”

    “病后虚弱,整日足不离户”

    “下雨两场,未游泳”

    3.2统计总结

    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经常性的进行统计总结,每事一总结,每天一小结,每月一大结,年终一总结。

    1)每事一总结:P29

    柳比歇夫的每篇论文,都有“成本”核算。这个核算是怎么做的?原来根本没有专门做过什么核算。他的时间统计法仿佛是一架计算机,自动提供了数据:写一篇文章,看一本书,写一封信,不管干什么,每道工序的时间都算得一清二楚。

    我测览了他《论生物学中运用数学的前景》一文的手稿,在最后一页我看到了这篇论文的“价格”:

    “准备(提纲、翻阅其它手稿和参考文献)十四小时三十分

    写,二十九小时十五分

    共费,四十三小时四十五分

    共八天,一九二一年十月十二日至十九日。”

    早在一九二一年他对时间统计已经研究停当,可以准确地算出每项工作的时间消耗。他做时间统计,也善于做时间统计。有些作者在稿子上注明竣稿日期。写上具体日子的较为少见;写明从几日到几日的,那就更少了。至于用了多少小时,我是头一遭见到。

    2)每天一小结:

    每天一小结就是通过上文中引述的日记进行总结,柳比歇夫对他的时间进行了分类。P43

    第一类工作包括中心工作(写书,搞研究)和例行工作(看参考书,做笔记,写信)。

    第二类工作包括做学术报告、讲课、开学术讨论会、看文艺作品,不属直接科研工作的活动都包括在内。

    我们随便拿一天的日记来做例子一一一九六五年夏季的一天:

    “索斯诺戈尔斯克。0.5。基本科研(图书索引一一十五分,陀布尔让斯基一一一小时十五分)。分类昆虫学,参观一一二小时三十分,安置捕捉器两个—二十分,分析—一小时五十五分。休息,第一次在乌赫塔河游泳。《消息报》—二十分,《医学报》—十五分,霍夫曼的《金罐子》一一一小时三十分,给安德朗写信一一十五分。共计六小时十五分。”

    整个一天的活动,直至看报,都经过分析,分门别类登记上了。怎么是“共计六小时十五分”?从记录着,这仅仅是第一类工作时间的总数。其余经过计算的时间是第二类工作或其它。每天只合计第一类工作的时间。

    所有的计算都是计算的纯时间。P42

    “工作中的任何间歇,我都要创除。我计算的是纯时间,”柳比歇夫写道,“纯时间要比毛时间少得多。所谓毛时间,就是你花在这项工作上的时间。

    “常常有人说,他们一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这样的人可能是有的。可是拿纯时间来说,我一天干不了那么多。我做学术工作的时间,最高纪录是十一小时三十分。一般,我能有七八个小时的纯工作时间,我就心满意足了。我最高纪录的一个月是一九三七年七月,我一个月工作了三百一十六小时,每日平均纯工作时间是七小时。如果把纯时间折算成毛时间,应该增加百分之二十五到三十;我逐渐改进我的统计,最后形成了我现在使用的方法……

    “当然,每个人每天都要睡觉,都要吃饭。换句话说,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时间用在标准活动上。工作经验表明,约有十二一一十三小时毛时间可以用于非标准活动,诸如上班办公、学术工作、社会工作、娱乐,等等。”

    3)每月一大结

    就拿这个一九六五年的八月来说,第一类工作的总时间是一百三十六小时四十六分。其中又包括哪些项目呢?请看吧,一切情况在每月小结中都有说明。

    “基本科研一一五十九小时四十五分

    分类昆虫学一一二十小时五十五分

    附加工作一一五十小时二十五分

    组织工作一一五小时四十分

    合计:一百三十六小时四十五分”

    “基本科研”这五十九小时四十五分包括什么内容?用在什么上了?

    "1、分类工作—

    《分类法的逻辑》报告草稿--六小时二十五分

    2、杂事--一小时O分

    3、校对《达达派研究》--三十分

    4、数学--十六小时四十分

    5、旧常参考书:里亚普诺夫--五十五分

    6、旧常参考书:生物学--十二小时O分

    7、学术通信--十一小时五十五分

    8、学术札记--三小时二十五分

    9、图书索引--六小时五十五分

    合计:五十九小时四十五分”

    我们还可以随便拿哪一项继续分析下去,就拿第六项吧一一日常参考书:生物学一一十二小时。这十二小时花在什么上面,一目了然,误差不超过一分钟。

    "1.陀布尔让斯基《人类的进化》,三百七十二页,

    看完(共十六小时五十五分)一一六小时四十五分

    2.亚诺什·卡罗埃《动物有没有思想》,

    九十一页一一二小时O分

    3.P.贝尔格的手稿—二小时O分

    4.考洛,奥斯维尔陀,十七页一一四十分

    5拉特纳的手稿—一小时三十分

    合计一一十二小时五十五分”

    4)年度一总结:

    概况:P48

    年度总结是篇幅浩瀚的报表,整整有一本。什么都有记录。以一九三八年为例:多少时间用于生态学、昆虫学、组织工作、动物研究所、基塔耶沃的水果研究所;多少时间用于同人们打交道、路途往返、家务。

    从这份年度总结中可以了解到看了多少书,都是什么书,各国文字的文艺作品看了多少页。一年竟看了九千页,共用二百四十七小时。这一年写了五百五十二页学术著作,其中有一百五十二页付印出版。

    素材:P49

    每一年过去,柳比歇夫都要进行分析研究,统计学的一切办法都用上了。素材有的是—那便是每个月的小结。

    3.3未来规划

    未来规划可以分为月度计划、年度计划和五年计划

    1)月度计划:P47

    结算同时也是对计划的总结。一总结马上提出下个月的计划。举例来说,一九六五年九月的计划包括哪些内容?规定:十天在新西伯利亚的学院里讲课,十八天在乌里扬诺夫斯克,两天花在路途上。接着是哪一项工作要用多少多少小时,巨细无遗。比如,写信二十四封一一三十八小时。开出必读书单。在照相上要干些什么。要给谁写一份评语。

    计划依据:P47

    “制订年度计划或月计划时,不得不依靠过去的经验。例如我计划要看一本什么书。根据老经验我知道,我一小时能看二十一一三十页。我就根据这个老经验来订计划。至于数学,我计划每小时看四一五页,有时更少。

    2)年度计划:P49

    总结完上一年,就该制订下一年的计划了。下一年的计划根据柳比歇夫提出的任务大致地安排一下工作。

    “中心任务(一九六八年)是八月份在莫斯科召开的国际昆虫学会议,我准备在会上做个报告,谈谈经验分类法的任务和道路。”

    他写道,哪些论文该在会议开幕前写完,在鉴定跳甲属上要做哪些工作,在乌里扬诺夫斯克、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各呆多少天,那几年中他的主要著作《德模克利特和柏拉图两个流派》写多少页,分类学和进化论方面的《论分类学的未来》写多少页。然后大致安排一下时间,用他的计算单位来表示:

    “第一类工作:五七〇(五六四·五)

    路途往返:一四〇(一四二·〇)

    交际:一三〇(一二九)

    私事:十(八·五)

    诸如此类,一共是一O九五。

    括号内是完成数字。括号内外的数字相差无几。说明池能多么精确地提前一年计划他的生活。

    3)五年计划:P53

    除了年度计划,柳比歇夫还把他一生的时间制订成一个个五年计划。每过五年,他把度过的时间和干过的事分析一通,可以说是做个总的鉴定。

    “·····一九六四至一九六八年……在跳甲属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我如果能在下一个五年计划完成论述大田跳甲属的专著,就满意了。搜集完毕,但我并不指望在下一个五年计划中能确定各族系之间的差异……由此可见,虽然在形式上我哪一项都是连一半也没有完成,然而各项工作都有显著的进展……”

    他的工作,面一般铺得很广。上面提及的那个五年计划,要搞数学、分类学、进化论、昆虫学和科学史。所以,总结也好,计划也好,都分成许多项、许多小项。

    3.4方法补充

    1)对碎片化时间的利用P40-41

    每一次散步,他都用来捕捉昆虫。在那些废话连篇的会议上,他演算习题。

    他规定,短距离,二三公里路,最好步行,省得为了等车浪费时间、损害神经。步行还有一个好处,因为反正需要散步。

    他对“时间下脚料”的利用,考虑得无微不至。出门旅行,他看小部头的书,学习外语。举个例,英语他就是主要利用“时间下脚料”学会的。

    2)对于行为准则的恪守:P58

    一九四二年的计划,他是这样规定的:

    (1)我全年在普尔热瓦尔斯克。

    (2)不兼职。

    (3)在应用昆虫学方面我本人不准备做很多工作,只限于领导以及研究伊塞克一库尔州的动物志……。因此第一类工作总量,计划可达到一九三七年的水平(该年的效率是创纪录的),但,第一,由于战事,无法出书;第二,我在基辅的学术文档肯定已全部被毁;第三,以我的年岁说,不能再拖了,必须立即开始完成我一生的主要计划—《理论分类学与自然哲学》。根据以上三个原因,一九四二年的基本工作方面不拟写成什么学术著作,只有三个不长的学术政治性报告要完成。”

    计划了,也完成了。一九四二年是效率最高的年度之一。

    四、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之“道

    上面为时间统计法的”术“层面的内容,下面则是关于”道“方面的东西。世界观和方法论要统一,只是学习”术“往往只能学到皮毛,更重要是背后的理念,思考问题的方式。

    4.1柳比歇夫的时间观念:P97-98

    随着岁月的流逝,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柳比歇夫越来越感到时间的珍贵,这种感觉是每个成熟的人都有的,在他则尤为突出、他的时间统计法使他珍惜每一寸光明,使他崇敬时间。

    巴维尔·格利戈里耶维奇·斯维特洛夫写道,“他一生的时间并不是他的私有财产,而是拨给他从事科研工作的,科研工作就是他的使命和他一生中的主要欢乐,为了完成这一使命,他节约时间,计算归他支配的每个小时和每一分钟。”

    只有一点我是明确的:他的时间统计法不是一个节俭的计划工作者的预算,把他的时间统计法比作想向时间作自我剖析更为恰当。

    艾伯特·施维采尔写到的那种对生活的崇敬,在柳比歇夫身上有着自己的特色,这是对时间的崇敬。他的时间统计法充满了对时间的崇高责任感,这里包含了对人、对全体人民和对历史的理解……

    4.2柳比歇夫一生的奋斗目标:

    从本质上说,时间统计法不过是柳比歇夫在追求自己毕生人生奋斗目标中为自己创造的自我管理方法而已。他在二十八岁那年已经找到了自己愿意贡献一生的志向,并且他确实是这样坚持着,几十年如一日的,所有对自己的管理,所有的阅读,所有的研究——哪怕是文学、数学、历史全部都是为了他的目标来服务的。即便从这个角度看,他也完全配得上”伟大“的称号。

    P33-35:

    一九一八年,亚历山大·柳比歇夫从部队复员回来,开始从事纯学术工作。那会儿,他已经提出他一生的奋斗目标—创立生物自然分类法。

    这样到底好不好?—给自己的生活定了框框,定得那么死。捆住了自己的手脚,戴上了笼头,错过了其它的机会,人变得干巴巴的……

    然而在事实上(这个事实很值得注意),柳比歇夫的命运并非如此。他的一生是生气勃勃、和谐协调的一生。他孜孜不倦地追求自己的既定目标,在他生活中是起了重大作用的。他一生始终忠于他青年时代的选择,忠于自己的爱好和理想。他自己认为自己是幸福的;而且在旁人的眼里,他的生活由于目标明确,也是令人羡慕的。

    4.3柳比歇夫的自我剖析

    时间管理即自我管理,因此对自我的了解很重要,本书中第十章以柳比歇夫寄给另一位科学家的信《论因子总量》向人展示了柳比歇夫的深刻自剖。P65

    (论因子总量)

    “……我出于老年人的唠叨,想向您说明我从我祖先父母遗传来的因子总量。“您大概不知道,我的父系祖先当时受过相当‘专门’的教育;他们是阿拉克切耶夫伯爵的农奴,但即使这样,他们也没有丧失蓬勃的朝气,买卖做得很顺手(看样子,他们是交田租的农奴)。所以我完全有理由说,我的染色体中有乐观因子,更确切地说,是乐天因子(这词出自拉丁文gilarus一一快乐的意思)。

    我身上另一种因子,多半是从母系遗传来的,以叫做争论因子或饶舌因子:爱多嘴多舌,爱抬杠。

    “我从先人那里无疑还继承了流浪因子(这个词出自希腊文nomados一一游牧的意思),甚至是冒险因子,这是不足为怪的,因为我的父母都是诺夫哥罗德省诺夫哥罗德县的人。大家知道,诺夫哥罗德人都是地道的流浪汉……

    应当说,我的祖先身上还有反教条因子我上面提到的外祖父德米特里·瓦西里耶维奇,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个伏尔泰主义者;他阅读过达尔文和鲍克耳的著作,是个颇富于自由思想的人。

    “我可以说,我大概从父系方面还继承了捞因子......

    最后,我的因子总量中肯定还有好心肠因子......

    -------------------------------------------------------

    【推荐阅读】真如铁:《时间统计法总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奇特的一生》读书笔记·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etgx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