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名中医李斯文:对付棘手胆囊癌,这样用药更有效
云南中医
10-21 10:07云南岐黄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官方帐号,健康达人
关注
杨某,女,56岁。昆明市西山区人,2010年6月29日初诊。
主诉:黄疸伴消瘦乏力半月余。
现病史:患者于2010年初出现上腹胀痛,消瘦乏力,恶心,厌油腻,纳呆。1月中旬后皮肤逐渐黄染。自服中草药未见效。
2010年3月27日入住云南省肿瘤医院;4月1日PET-CT检查报告显示:
1.胆囊壁明显增厚伴代谢增高,考虑胆囊癌,肿瘤侵犯相邻肝脏;胆囊多发结石。
2.肝门区不规则高代谢病灶,考虑淋巴结转移,门脉癌栓形成。
3.左、右上腹腔大网膜。腹膜后多个结节状高代谢病灶,考虑多发淋巴结转移。
住院期间,因出现严重贫血,输血4次,贫血得以暂时纠正;体重由间病前64kg下降至55kg。
刻下见:纳呆,上腹胀痛,时有恶心,神疲乏力,语声低微。形体消瘦,巩膜及皮肤中一重度黄染,尿黄便溏,舌暗红少津、苔薄燥,舌下脉络瘀滞(+ +),脉弦细数。空腹血糖9.23mmo1/L。
西医诊断:
1.胆囊癌并肝转移;
2.中度贫血;糖尿病待排。
中医诊断:
黄疸(肝胆郁热,瘀湿阻滞)。
治法:清肝利胆,解毒化瘀。
方药:自拟金柴利胆汤加味。
柴胡30g,白芍30g,苍术15g,银花20g,连翘15g,金钱草30g,鸡骨草30g,茵陈30g,小红参15g,炒积壳15g,法半夏15g,砂仁10g,波蔻10g,山土瓜15g,厚朴15g,大腹皮20g,炒鸡内金15g,甘草5g,南方红豆杉12g(先煎1小时)。7剂,水煎服,两日一剂。并加服康力欣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
2011年7月17日二诊:
服药后解稀大便,每日4~5次,恶心减轻,纳呆稍改善。黄疸未再增加且有消减之势,但上腹胀痛似有增加,余同前。前方加元胡30g,赤芍15g,法半夏改为姜半夏30g。7剂,两日一剂。并加服康力欣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
龙葵
配方颗粒:天龙2g,地龙20g,龙葵30g,八月札20g,急性子20g,竹叶20g,灯心6g。7剂,调匀服用。
2011年8月9日三诊:
服药后解稀大便每日3~4次。近一周来黄疸明显消退,恶心腹胀基本消失,纳食增加,上腹疼痛减为六成。二便通调,舌质淡红、苔薄白,舌下脉络瘀滞(+),脉弦细。守上方7剂,服法同前。
2011年9月7日四诊:
黄疸基本消退,上腹疼痛基本消失,面色较前好转,已由原来的萎黄、虚浮逐渐为红润。纳可,溏便每日1-2次,舌质淡红、苔薄白,舌下脉络未见异常,脉弦细。
近两个月体重增加了4kg,体力亦较前明显增强,已能参加老年广场舞等活动。嘱其不宜劳累,坚持服药。上方去茵陈、小红参、厚朴、大腹皮、元胡、急性子,加炙黄精20g,陈皮、野葡萄根15g,具体方药如下:
柴胡
柴胡30g,白芍30g,苍术15g,银花20g,连翘15g,金钱草30g,鸡骨草30g,炒枳壳15g,姜半夏30g,赤芍15g,砂仁10g,波蔻10g,山土瓜15g,南方红豆杉18g(先煎1小时),炒鸡内金15g,甘草5g,炙黄精20g,陈皮15g,野葡萄根15g。15剂,每剂服2天。停用康力欣胶囊。
配方颗粒:天龙2g,地龙20g,龙葵30g,八月札20g,竹叶20g,灯心6g。15剂,调匀服用。
2011年10月5日五诊:
黄疸、腹痛未反弹,纳食已完全如常人。近一个月体重再增加2kg,达61kg,已经快接近患病前水平。但稍有劳累仍感到疲乏无力,体力与患病前还有差距,偶有夜间盗汗出。舌脉已近正常,二便畅。此乃大病初愈,虽然体重上升,但正气尚未完全恢复,须加强扶正,以防疾病死灰复燃。故此阶段以益气养阴、利胆散结为要。调整方药如下:
太子参20g,南沙参20g,北沙参20g,白术15g,茯苓15g,柴胡15g,白芍15g,金钱草30g,鸡骨草30g,炒积壳15g,姜半夏30g,赤芍15g,砂仁10g,炒鸡内金15g,甘草5g,炙黄精20g,野葡萄根15g。15剂,服法同前。
地龙
配方颗粒:天龙2g,地龙20g,龙葵30g,八月札20g,绞股蓝20g,通草6g,红景天30g。15剂,调匀服用。
2011年12月11日六诊:
体力已基本接近患病前,盗汗未再出现。纳食及二便如常。
近期到云南省肿瘤医院行CT及肿瘤指标复查未见异常(未提供报告单)。守上方15剂,每周服2剂,维持治疗,以巩固疗效(期间有感冒时加服小柴胡汤加味治疗)。
2012年,每月巩固服药10剂。调理至2013年8月,身体未出现异常。
2013年9月24日于云南省中医医院行B超检查示:1.轻度脂肪肝;2.肝右叶片状低回声,考虑低脂区可能;3.胆囊窝处未见明显胆囊声像,考虑胆囊萎缩;4.脾大,胰腺、双肾未见明显异常。随访至2014年6月,仍定时来诊,病情稳定。
按语
近年来,胆囊癌发病处于逐步上升趋势。由于其进展快,恶性程度高,因此患者存活期较短,是目前肿瘤临床较为棘手的病种。该患者就诊时病情已届晚期,西医只是支持和对症处理。中医诊为“黄疸病”,进行辨证,认为系肝胆郁热、瘀湿阻滞所致。急性期通过清肝利胆、调气活血、解毒化瘀一系列方药化裁治疗,待湿热毒邪化净,再与益气养阴调理善后,终于获得缓解。
作者:李斯文,云南省名中医,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师承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暨云南省中医医院肿瘤科学术及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159
159
大家都在搜
胆囊癌的营养食谱
胆囊癌的治疗
胆囊癌晚期吃什么食物
去黄疸的药
后悔3岁没让孩子学斑马AI课,上了幼儿园才发现单词量太差了.
00:44
金牌辅导斑马AI课广告
国医大师周仲瑛:5张经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