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七十二泉,莲台七十二洞。莲台山,山似佛坐莲台而得名。
从西老泉一路迤逦而上,碎石滚滑,连翘戳脸,石插险径,枝横斜坡,风虽劲朔,汗却漫溢。向阳山顶,暖和安适。放下背包,沿山脊东行几百米,再去拜谒飞来石。许是看独秀峰一柱擎天过于孤绝,飞来石犹如一位倾慕它的坚贞女子,千万年来虔心陪伴。
告别飞来石,原路返回西行,刀片山、鸡冠子山又映入眼帘。那一次的攀爬至今让我胆颤,何况今日朔风猎猎,还是乖乖的绕悬崖边的小径穿行吧。果然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悬崖刀削斧劈一般峭拔。虽然都是光秃秃的,依然有一些灌木把根狠狠的扎进岩石缝隙里,傲然缓慢的生长,在冬天光秃秃的枝丫,直挺成一支支刺破苍穹的利剑,不由得让人心生敬意。
转过几堵悬崖绝壁,忽见两座山峰饱满圆润的相向而立。山友们象形会意双乳峰。不远处又有一块飞来石,直挺挺的突兀在一块平滑的巨石之上。它的前方不远处还有一只惟妙惟肖的狩猎中的狗狗,头颅机敏的盯着前方,尾巴高高翘起。再下行一段回头望,还是惊喜不断,一个中规中矩的甲骨文的“山”呈现在视野里。果然,山川是书写在大地上的诗篇。
最让人惊喜的还是这一大片的山间草甸。一瞬间恍惚来到了大草原。我五音不全,但那首高欢有感而发的《敕勒川》的旋律,竟然脱口而出。这半米多深的衰草,在这片山坳里受到四维青山的庇佑,依旧棵棵昂然挺拔,除了人踩出的这条小径外,全都在金色的阳光下熠熠生辉。无论姑娘还是小伙,不分年长还是年少,都纷纷摆出各种造型,以美好来倾情感谢这片草的盛情邀约。
大娄峪村村头的这座玉皇庙年代久远,庙前的那棵苍柏虬枝披露,千古守护着附近村庄的福康。虽然已经能看见娄敬洞的洞口,但这一段的拔高也很考验。三角形的巨大洞口犹如人刻意为之一般,豁然的镶嵌在半山坡上。走进去你只能用
走进去你只能用震撼来形容了。“这里相传即是范蠡、张良、娄敬先后隐居处。又传古时聚白鹤、多灵芝,故又名白鹤洞、灵芝洞。洞东西相通,洞口西北向,呈三角形,高8.5米,底宽7米。洞内宽敞似厦,高40米,宽30米,全长175米,洞中有洞,洞中有山,钟乳石奇形怪状,似人似兽。”还是用具体的数字来表达我的这种震撼吧。
洞外南壁有金代皇统年间摩刻:“汉朝娄敬先生号草衣子,住洞迄今千三百年矣。洞有古塑范蠡、张良先生之像,今者住洞道人徐真道及禹城善人张彦等。”
洞天福地,仙人长生。这里号称七十二洞一定不是夸张。仅仅这附近,就有十多个大洞。“王母洞”、“三清洞”、“八卦洞”、“火龙洞”、“仙姑洞”、“老君洞”、“朝阳洞”……其中王母洞上下垂直好几米,几段铁链和开凿的石阶都被人磨的包浆,水光溜滑的。洞口站立着一尊威严的武士像,庄严肃穆,尽职尽责一站千年。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很想再在这片钟灵毓秀之地多沾染些仙气,奈何时间不允许。于是跟着山友从左侧拔高登顶,环线回到西老泉公交车站。回旋的线路经过老虎山,山友遥指前方山坳里的一爿村庄说那就是王家泉村,那里有一大片的摩崖石刻很出名。那就下次再去造访吧。
石刻千年在,山川亘古青。努力加餐饭,此身终向此原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