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观察人间就有两种人:
第一种人他的世界里是三个词,叫立场、感受和意见;
第二种人他的世界里也是三个词,叫目标、方法和行动。
提出五个关键词。
第一,跟着人学,而不是跟着书本学,先降低我们的知识负担,它帮助我们筛选和归纳;
第二,概念,通过掌握一个一个的新概念,搭建起我们的知识框架,再进来新的信息,我们知道把它放在哪儿;
第三,缝合,信息走来过去,我们不见得都记得住,只有我们通过表达一次,无论是像我这样转述,还是写一则极其简短的读书笔记,在自己的生命和知识树当中把它缝合进来,即使这些信息将来我们忘光了,我们也知道到哪里去找它;
第四,碎片,这是我们提升学习效率,在这个时代几乎唯一的法门。
当然最重要的是目标,只有目标明确,不断往前拱,我们才能把知识落实为我们行动的成果。
这就是我学习的基本方法。
他还提出了一个叫“另类二八定律”,就是用百分之二十的时间,掌握一个新领域百分之八十的知识。这种说法,听起来特别离经叛道,惊世骇俗。但是,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必须这样做。
日常工作,就是负责财新的新闻报道。必须对每天发生的各种大事,以及它的可能走向,迅速作出初步判断:真相是不是已经清楚了?需不需要进一步了解?了解到什么程度算足够?如何调度手头的人力、财力和注意力资源?
如何提升自己的工作成就
1、解决问题时,先梳理出各个因素在量级上的不同,然后把那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从To Do List上删掉。
2、人在公司的成就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概括:成就=成功率x事情的量级x做事的速度。要不断学习,转变自己的角色,提高事情的量级。
3、不要老想多做1%的事情,而要想着如何在更有影响力的事情中,参与1%。
两个经验作参考:
1. 牢记工程上量级的概念有多重要,不同的量级差距有多大,而且越到后来差距越大。始终牢记这一条。
2. 改变习惯。对于投资人来讲,不要老沉醉于写了第一张支票,而要想办法写出最大的一张支票。对于讲师,不要总热衷于搞了多少次讲座,而要想如何当好校长。
对于工程师,不要老想多做1%的事情,而要想着如何在更有影响力的事情中,参与1%。
对于产品经理,不要老想省1%的成本,要想怎样能让用户为你的产品多掏一倍的价钱。
希望量级这个概念能让你在思维方式上开阔眼界。
概率思维
什么叫“概率思维”?就是永远不赌运气,而是不断增进知识,力图把握世界背后的真实概率,然后一直做大概率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