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爱你,但你只是你自己

我爱你,但你只是你自己

作者: 七棱镜 | 来源:发表于2019-01-25 08:59 被阅读0次

    文/姜超 微信公号/七棱镜

    晚上,我检查小屁孩作业。一张语文卷子,最后一题是简单的小作文——介绍你的一家人。

    小屁孩写得极其简单——我的家里有五口人。爸爸是做销售。妈妈是记者。

    题目下留了大约十行田字格,小屁孩的“作文”只占了两行。

    屁孩爸说,看你也是个会写文章的,你儿子的作文咋写成这样?

    我无语。

    小屁孩来到这个世界,我几乎毫无根据地确信,他一定能继承爸爸和妈妈的那些优点。然而后来,事实残酷地告诉我——孩子只是他自己,绝不是爸爸妈妈的翻板。

    比如,我从小安静、自律,小屁孩却喜欢大声表达自己的想法,只要别人不控制他,他可以无休无址地提问、说话,以至于我的耳朵已经锻炼出了自动屏蔽他的“聒噪”的能力。我喜欢弹钢琴,这方面也有些领悟力。小屁孩学钢琴,却费了九牛二虎洪荒之力,到现在连拍子都打不准。我写文章写得快,小屁孩写作文却可能一个小时想不出一句话……

    这孩子咋会这样?作父母的,先是不相信,继而不甘心,觉得自己一定有能力帮孩子扭转局面。有时,这种帮助是有效的,但有时,父母倾注了无数心血,软硬兼施,费尽口舌,使出了各种手段,却只是适得其返。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骄傲。所以,当孩子没有表现出父母设想中的优点和才华,做父母的容易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落差带来痛苦,急于摆脱痛苦的父母,常常将愤怒、苛责施加在孩子身上,却没有意识到,这痛苦的根源其实在于自身,解决之法,是要学会自己跟自己和解。

    比如陪孩子练钢琴这件事。当我一次次地因为他的笨拙、失误或不专心而冲他发脾气,当我一次次强迫他坚持,我其实能隐约感到,练琴,与其说是为了培养孩子,不如说只是我自己的一种执念。我不愿承认孩子没有天份,只是把自身心理落差产生的痛苦归咎于他,结果只是造成更多的痛苦,直至身心俱疲。

    海灵格说:控制不了自己的人,才去控制别人。拾遗君说,“我们在想去控制别人的时候,通常是因为自己不具有稳定自我价值感,需要通过别人的语言和行为来肯定或安慰。所以我们想去控制别人:既然我是因为你产生这样的负面情绪,所以你要改变,这样我的心情才能变好。”

    这样的潜意识,在亲子关系中表现得尤其明显。因为在中国,家庭成员之间有浓得化不开的情感联结,却往往缺少应有的界限感。孩子是“我的”孩子,我生养了他,爱他,他就应该满足我的期待,如若不能,那就是他的错。

    越要强的父母,往往对孩子的期待也越高。但现实中,父母很优秀,孩子却问题多多的例子也比比皆是。高期待容易带来高焦虑,这样的人多了,就形成了中国父母的“集体焦虑”,以至于媒体上不时会出现《你的孩子终将平凡》之类的文章来给父母们着火的心“降温”。

    所幸也有很多父母,在承受了心理上的痛苦之后,愿意面对现实,接受孩子的不完美,不急不躁,慢慢陪孩子成长,慢慢发现孩子真正的爱好并加以引导。这么做,是把孩子当作了一个独立的人来爱,而不是以爱为名义,把孩子当作承载自己期待的附属品。

    父母自然是爱孩子的。但不是所有的爱都会引向好的结果。拾遗君说:“爱,就是让对方活得像他自己。”有时候,当我们以命令的口吻,要求孩子必须需具有怎样怎样的才能,我们爱得更多的,可能是那个理想中的自己。

    读到过一段喜欢的话:“起初,我以为所有母亲都天赋异秉,不必修习便会成为爱的高手。迂回曲折之后,我终于明白,在岁月的练习簿上,纵使每页都绘着心心相印的底纹,我们仍需千万遍练习,才能瞥见爱的真相”。我想,这千万遍的练习,就是一个自我修习的过程,学会自己与自己和解,建立稳定的自我价值,为孩子做一个好榜样。

    当我终于从纠结里走出来,承认孩子并不具备我想当然的那些天赋时,心中竟有种松了口气的感觉。只要他健康、诚实、善良,能辨事非,懂得努力,就够了。未来的路靠他自己走,我只需在他寻找帮助时,奉上一臂之力。

    在个世界上,母子一场,有多不容易。我爱你,但你只是你自己。爱你,是我人生中零基础的练习,我一定会,好好努力。

    七棱镜(个人纯原创微信公众号):读书以启智,撰文以明心,以自我管理不断提升幸福感的码字人。

    欢迎关注,让我们一起,越变越好。

    本文为作者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爱你,但你只是你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xap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