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人人皆病入膏肓——《鼠疫》读后随笔

人人皆病入膏肓——《鼠疫》读后随笔

作者: 罗锦书 | 来源:发表于2020-06-02 15:16 被阅读0次

鼠疫像一阵山火。不知从哪里兴起,吞噬脚下的一切。在这场大火面前,人类渺小脆弱,竭尽所能却颠扑不灭。只能隔离、躲避,最终让它自行退却。

加缪刻画了几个平凡普通的人,在鼠疫中平凡的故事,平凡到如同你我。原本截然不同的人生,被强行矫正到同一个频率。他们是千万被囚困者的缩影。没有力挽狂澜,静悄悄的逝去,不曾被人怀念。但他们真实的战斗过,无所谓胜负。

死亡是每个人都要走进的一扇门。鼠疫加快了这个过程。人们并非对死亡感到恐惧,而是对它的突如其来、不可商榷、死神敲门般的传播方式感到无可奈何。等待的过程是一场酷刑。忽然间死掉的人们,肉体受了苦,一死白了。饱受煎熬的,是那些不知自己什么时候会死,又站在死亡边缘等待的人。就像泡在五十度的水里,烫,一时又烫不死。

加缪在与粉丝们互动时坦言,这个故事对二战时期的纳粹主义有所指。确实神似。古往今来,疫情的蔓延都与意识形态极为相像。侵染性的,脱胎换骨的改变一个人,又极具传播性。大多时候会让人匆匆赴死,不论甘心与否。

疫情让人以什么方式逝去,夺走多少生命。并不能触动人们的心弦。值得传扬的,是仍然活着的人。他们的心态如何被一点点扭曲,变得不正常却又合理。千万颗被扭曲的心汇聚到一起,形成一个更加古怪的群体。他们前一刻还与我们一样,倏忽间变得那么值得玩味。如同人生中,大部分时光都是弹指一挥间。不寻常的,才是刻骨的记忆。

鼠疫为什么退去,是个不解之谜。仿佛它来到这座城游戏一番。起初兴致勃勃,渐渐感到乏味,最后悄然离去。尽管始终没有特效药研发出来,但人们也明白,正是长久的隔离,使传播变得愈发困难。这又像极了人类文明的传承。虽然世人都同气连枝,可文化却总断断续续。人对同类的屠杀和同化,使得我们的繁衍,变成了与祖辈的不断分裂。那一道道代沟,将我们隔离成两个世界。

无论如何品读这个富含哲理的故事。精神层面的映射都要比肉体方面多得多。新冠来袭时,各国也多采取隔离的方式防疫。我想,人们感慨读《鼠疫》应景。不只是生活方式相似,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共鸣。

希望人类善待自己,好好活着。

我是罗锦书,一个在文字中漫步、撒欢儿、沉思、歌唱的灵魂。

相关文章

  • 人人皆病入膏肓——《鼠疫》读后随笔

    鼠疫像一阵山火。不知从哪里兴起,吞噬脚下的一切。在这场大火面前,人类渺小脆弱,竭尽所能却颠扑不灭。只能隔离、躲避,...

  • 加缪《鼠疫》读后……

    以为,会很悲惨,以为,会让我心揪难受。 谁知,竟很喜欢,喜欢这样朴实的叙述方式,更喜欢作者——即便痛苦的程度看起来...

  • 人人皆演员,观众皆人人~

    生活中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生活! 今天上午跟随公司渠道伙伴走访市场,过程中并没有...

  • 2020-02-22

    《鼠疫》读后感 读这本书的原因一是近来我国疫情肆虐,虽不是鼠疫,但二者严重程度不相上下,我想通过此书获得一些共...

  • 《鼠疫》读后感

    《鼠疫》 这本书所讲述的内容中,关于瘟疫的恐怖和绝强的杀伤力并不震撼人心。于我而言只有一些数字和越来越多的尸体从入...

  • 《鼠疫》读后感

    近来心中烦躁,就想找点书和电影来看看权当解压,电影在实验室有空时看了不少,而回到宿舍看到书桌上几本小说有些...

  • 《鼠疫》读后感

    读这本书纯粹是因为经历了2020年的新冠肺炎,武汉封城。侥幸在封城前10个小时离开了武汉,没有被滞留在武汉。我有时...

  • 《鼠疫》读后感想

    《鼠疫》虽然薄薄两百多页,本以为一天就可以翻完,结果用了两天时间。也许是故事的情节与最近三个月来的经历有些许类似之...

  • 《鼠疫》读后感

    这是法国作家 加缪写的一部编年史小说,这本书以一个医生的角度记录了上世纪40年代,在阿尔及利亚的一个法属小城市阿赫...

  • 《鼠疫》读后感

    《鼠疫》是加缪的代表作,在加缪笔下,鼠疫是荒诞生活的象征,如果人生只是无止无休的失败,还有奋斗的必要吗?唯一有意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人皆病入膏肓——《鼠疫》读后随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xbuz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