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王阳明《传习录》下316——万物一体之仁

王阳明《传习录》下316——万物一体之仁

作者: 无住居士 | 来源:发表于2024-04-08 15:55 被阅读0次

原文直解

问:“人心与物同体,如吾身原是血气流通的,所以谓之同体。若于人便异体了,禽兽草木益远矣。而何谓之同体?”
先生曰:“你只在感应之几上看,岂但禽兽草木,虽天地也与我同体的,鬼神也与我同体的。”

【直解】问:“人心与万物同体,如我的身体原本是血气流通的,所以说心与身同体。如果心与人就已经不是同体了,那么禽兽草木就更远了,怎么还能叫做同体呢?”
先生说:“你只是在感应之几处看,岂止是禽兽草木,即使天地也与我是同体的,鬼神也与我是同体的。”

请问。
先生曰:“你看这个天地中间,什么是天地的心?”
对曰:“尝闻人是天地的心。”
曰:“人又甚么教做心?”
对曰:“只是一个灵明。”

【直解】请先生详细解释。
先生说:“你看这个天地中间,什么是天地的心?”
回答说:“曾听说人是天地的心。”
先生说:“人为什么能做天地之心呢?”
回答说:“只是一个灵明。”

“可知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人只为形体自间隔了。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辩他吉凶灾祥?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我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如此便是一气流通的,如何与他间隔得?”
又问:“天地鬼神万物,千古见在,何没了我的灵明便俱无了?”
曰:“今看死的人,他这些精灵游散了,他的天地鬼神万物尚在何处?”

【直解】“由此可知,充塞于天地之间的,只有这个灵明。人只是被形体阻隔了。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辩他吉凶灾祥?天地鬼神万物离开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我的灵明离开天地鬼神万物,也没有我的灵明。所以说人心与天地是一气流通的,如何能分隔开来?”
又问:“天地鬼神万物,从古至今都在,为何说没有了我的灵明就都没有了?”
先生说:“你看已经死去的人,他们的精灵游散了,他的天地鬼神万物在什么地方呢?”

笔记

如何理解万物一体这个概念?

从物理层面来讲,自己、他人、动物、植物、乃至无机物的基本构成单位是粒子。在自然界之中,粒子、原子、分子组成各种结构,形成形态各异的无机物、有机物,而不同的物又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相互转化的。

从感知层面来讲,人与人、人与物是有感应的。比如人看到他人或动物受伤会心生怜悯,人看看电影会跟着电影中人物的命运跌宕起伏而心弦颤动,在自然灾害发生后,人看到建筑物倒塌、道路毁坏也会感到难受。

从社会理想层面来讲,儒家追求的大同社会,就是万物一体的社会,“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及其子。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我们现在讲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发展的社会,就是一种大同社会。

从个人修养层面来讲,万物一体是大人之学的立论基础。阳明在《大学问》中提出“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
所谓大人,就是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人,就是民胞物与,以天下为己任的人。
《大学问》中又讲“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也;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故明明德必在于亲民,而亲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在修身工夫上来讲,明明德和亲民统一与万物一体。人在亲亲、仁民、爱物的过程中明己之明德,明人之明德,明万物之明德。这就是至诚尽性,尽己之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

个人如何修行?

一是体认良知。体会先贤所讲之万物一体境界,感知到人与我、物与我是一体的。天地万物都是与我想通的。人人见孺子入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见满目疮痍皆生悲怆之感,这就是人之良知所在,是仁心的源泉。

二是推己及人,扩而充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事事物物皆得其正。当我处理家事时,致吾心之良知,则家齐;当我处理国时时,致吾心之良知,则国治;当我处理天下事时,致吾心之良知,则天下平。何谓家齐,一家之人皆致其良知,尽其天命之性,便是家齐;何谓国治,一国之人皆致其良知,尽其天命之性,便是国治;何谓天下平,天下之人皆致其良知,尽其天命之性,便是天下平。治国平天下,不是武力占据领土、统治人民,而是启迪人心,致其良知。使天下之人皆能致其良知,则天下人人幸福,天地万物皆尽其性。

相关文章

  • 「心学」仁

    万物一体之仁 。。。。。。

  • 知行和一,天下无敌

    1 《传习录》: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王阳明原名叫王守仁,《传习录》是他的代表作,流传下来,光耀千秋。 这句话...

  • 王阳明《传习录》经典20句,一口气读懂心学第一书!

    《传习录》,儒家的重要著作之一,是王守仁的讲学语录。《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

  • 能能读书《传习录》1序言

    《传习录》【明】王阳明 费勇译 1 序言 王阳明是谁? 王阳明,原名王守仁,生于明成化八年(1472),明嘉靖七年...

  • 王阳明是谁?

    能能读书《传习录》1 【明】王阳明 费勇译 王阳明是谁? 王阳明,原名王守仁,生于明成化八年(1472),明嘉靖七...

  • 凌云日记【第760篇】:《真人#143》

    《素书》 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仁...

  • 2018-08-27

    随想录 一 近日,读《传习录》。 曾听闻王阳明心学影响之广,又读《明朝那些事儿》知守仁一生赫赫战功,创立心学,教化...

  • 【《传习录》摘要1】王阳明其人

    【《传习录》摘要1】 王阳明其人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 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 他是明代杰出的思想家...

  • 2020-12-31

    王阳明的 传习录 值得自己去看一看 王守仁 爸爸是个状元 政治 军事 文学与 朱...

  • 疗愈的三个步骤

    王阳明说凡是感知所到之处即为心,心即 理。 在《传习录》之《黄以方录》 问王阳明什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阳明《传习录》下316——万物一体之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xcjt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