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静下心来认认真真的听了工作室主持人刘丽老师给我们分享学习的上海市初中语文教研活动(“关注学习经历,提升语言素养”-----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单元学习任务设计)中的两堂精彩的诗歌教学课(《你是人间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乡愁》),收获颇丰。同时也让我对诗歌教学有了重新的认识和界定。
第一节李慧慧老师的《你是人间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这节课李老师先让学生们寻找意象,然后分析意象的特点,体会诗人如何用意象来表达对“你”的赞颂,进而体味诗歌的语言,先是引导学生关注反常的语句及表达情感的作用,进而关注到诗歌中高频词“你是”“你像”的使用效果和首尾句的差异表达,最后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也就很好的完成了阅读现代诗歌,创作现代诗歌的策略及方法。
第二节课郑哲老师的《乡愁》,先由游戏导入,引出“转喻”的概念,然后借助“转喻”知识给出示例来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对“乡愁”的认识。接着老师问到:这四节诗歌的内容可以互换吗?为什么不行?进而再引导学生思考这四节诗在语言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最后也让学生梳理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作者是如何表达乡愁:转喻——结构——节奏。
活动最后是曹刚老师的精彩评课。曹老师首先引出诗歌教学内容的确定,诗歌要教什么呢?他引用了伊格尔顿对诗歌的定义,诗歌就是一种陈述,是一种虚构的,用创造性的语言,进行道德的陈述。(伊格尔顿对诗歌的定义大致是:诗和散文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别,它通常是分行的,有一定的格律,很多情况下甚至押韵;与单纯的事实陈述相比,诗倾向于“道德”的陈述,它通常处理“人的价值、意义和目的”;诗有某种程度的虚构性,它大体属于一种非实用话语;诗在语言使用上倾向于“创造性”,它以如此方式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自身,进而使读者透过此种富于意味的形式进入到其内在的意义空间。(自查资料))曹老师就借助了这三个特点对诗歌教学的内容进行了界定,然后肯定了这两位老师的诗歌教学内容的选定都是正确的,符合我们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要求。对于诗歌的教学我们不仅仅只是关注诗歌中的意象,意境,画面等,还要关注诗歌创造性的语言表达(如诗歌语言陌生化的表达,反常的句子分行,诗歌内在结构的精妙,“重章叠句”中的细微变化,如《乡愁》中的“啊”“而”的使用),还要学会运用一些语言学的知识来解读诗歌,比如《乡愁》中“转喻”的介入,曹老师说到,教的知识不一定要考,但是还是要适当的去引入只要学生能够理解即可,这样会丰富学生阅读诗歌的经验。其次,曹老师讲到光有诗歌的解读还不够,还需要为学生诗歌的解读寻找思考的路径,这两节课都很好的为学生创设了学习任务单(设置了一系列的思考问题)这就是老师给学生创设的思维支架,这样就能很好的引导学生去深入学习诗歌。曹老师还说到了诗歌的朗读,朗读很重要,但是只有朗读并不够,还要提供给孩子诗歌解读的方法路径,这点也至关重要。朗读与理性的思考要融为一体。再次就是学生学习活动中要关注学习方法的梳理总结,这样可以丰富学生阅读诗歌的经验,这两位老师的课都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曹老师也给出了一些建议,在梳理诗歌阅读方法的同时最好能够做到读写结合,学着自己创作一首诗歌,然后在学习阅读诗歌的过程中不断去优化自己的诗歌,边学边改进,这样不但积累了自己阅读诗歌的经验,也丰富完善了自己诗歌的创作。
以上就是我的听课收获!
最后,我想引用肖培东老师的话来激励自己:“做热爱语文教学的好老师。一定要懂语文教学,第一:要懂得确保语文教学质量最重要的前提是教师个人独立的、多角度的课文研读。第二,要懂得语文教学极其重要的任务是增强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语文知识的积累。第三,要懂得语文教学,更加重要的任务是形成提升学生终身受用的阅读与表达能力。”愿我们一直能行走在语文教学成长的道路上,保持热爱,勇往直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