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含蓄”的最后,不免是场悲剧

“含蓄”的最后,不免是场悲剧

作者: 方小七xiaoqi | 来源:发表于2017-08-20 21:56 被阅读0次
    “含蓄”的最后,不免是场悲剧

    莉迪亚死了。这是作者在开头就呈现给我们最大的悲剧。而这都是“含蓄”惹的祸,所有未能宣之于口的隐情直接或间接造成了一个年轻女孩的死亡,不免让人扼腕叹息。

    含蓄造成的悲剧不是仅在这本书里,沈从文笔下的《边城》里,我们如此钟意对方,可就是不告诉对方,拐弯抹角的暗示,造成了天保的死去,傩送的离家,本该结成亲家的两家有了很深的沟壑,老船夫也在不断猜测中殚精竭虑,最后忧虑而亡,翠翠只能守着白塔等着心上人的回归。

    我们爱着彼此,可还是错过了彼此。

    而在《无声告白》的含蓄更胜一筹,呈现出来的更为扭曲,更为压抑。

    他们或是难以启齿,比如父亲詹姆斯。从小忍受着种族歧视,没有朋友,渴望融入社群,内心极度孤独与自卑。可结婚之前结婚之后,他都从未向玛丽琳言说。

    或是引而不发,对生活日渐积累不满。比如母亲玛丽琳。她渴望成为一名医生,可是在当初却不能得到认可。可在嫁给一名华裔教授詹姆斯后,她生了孩子,成为家庭主妇。可是这却不能消磨她的梦想,生活的越安定,她就越无法忍受自己的普通。可是她却没有向丈夫提及一下,只是在内心酝酿、忍受、爆发……

    或是不敢言说。比如,莉迪亚。她把自己的真实想法深深隐藏,只是在满足父母对自身的期待,努力成为父母眼中的女儿,以此来维持自己摇摇欲坠的家庭。

    也或是无处言说。比如,汉娜。她是那个被忽视的孩子,是家里的隐形人,她渴望父母的关注,嫉妒着姐姐拥有的一切,她也洞察着事情的走向,她知道那些不足外人道的隐情。

    当然也有勇敢表达自己的内斯,却没有得到父亲的谅解,这样“含蓄”的家庭,让内斯想要反抗,他拼命地读书,拼命去证明自己,拼命地想要逃离这个扭曲的家庭。

    “含蓄”的活着必然需要纾解。而纾解的方式必然消极。

    詹姆斯与玛丽琳结合的那一天就约定要向前看,不问过去。可是詹姆斯与玛丽琳从来不肯透露自己的真实想法。

    詹姆斯的中国血统对他来说是个耻辱,他一生都在追求融入白人社群,他把拥有蓝色双眸的莉迪亚当成进入上流社会的踏板。可莉迪亚死后,他失去了希望,无异于走向绝路,他开始寻求堕落,出轨助教,在女性的身体里麻木自己,放纵自己。

    玛丽琳的梦想在家庭里泯灭了,她曾没有透露出一丝迹象,偷偷逃离了作为家庭主妇的生活,可这以她的再次怀孕告终。然后她把实现不了的理想嫁接到女儿身上,可是她忘记了她也一直在逃离母亲的期待,可现在她却要莉迪亚在她的期待下成长。她那些没有言说的不甘心,更为热烈地投注在莉迪亚身上。

    莉迪亚从没有作为自己活着,一直在满足父母对她的期待,她假装去社交,假装很热爱科学,假装爱父母送的礼物,母亲送的爱因斯坦画像、听诊器,亦或是父亲送的大家都爱穿的裙子,融入集体的成功学书籍,她活得多么累啊。她不敢向父母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她怕母亲离开她,家庭支离破碎,她想要母亲快乐,可是她却不快乐。她分数越来越低的时候,她找到了杰克。她抱着叛逆的想法去接触他,可最后发现他的秘密也是难以言说,他也不比自己轻松多少。她想要留下哥哥内斯,却还是选择拙劣地留下哈佛录取通知书,不去告诉哥哥她对他的爱与渴望,只是自私地拿走了哥哥的期待已久的消息。她最终还是不堪重负,沉入河水,寻求了解脱。

    在背后的重重叠叠未能揭开之前,谁也不能想到这样的结局,莉迪亚,这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女孩,死了。整个詹姆斯的家庭,每个人一直都压抑着自己,对爱的极度需求,对理想湮灭的不甘心,对踏入上流社会的渴望,不堪重负的绝望……

    如果对家人你都设起屏障,你注定要被人生这所牢笼囚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含蓄”的最后,不免是场悲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xdq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