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写作任务摘录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所有手艺都是在“做手艺”的过程中学会并不断精进的。
读书,一定要跟行动结合起来。读书加上行动,才能创造美好生活。
没有行动的阅读,等于没有阅读。行动力决定了学习效果,行动力也将推动个人阅读能力的提升
每个人都有无穷的潜力,但只有行动,才能让这些潜力变成能量,变成光芒。
陈老师的写作第一课为我们讲述了这门写作课的主旨“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宗旨”“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你能够通过教育写作,把课上得更好;是为了让你能够通过教育写作,成为一名更专业、更优秀的教师。”我想这应该是每一位教师从教的初心,也是陈老师做这一课程的初心。
这节课不仅让我体会到陈老师做课程的“初心”,更让我体会到了老师的“苦心”,因为我听到了一个贯穿音频始终的词,那便是“行动”,可谓谆谆教导,煞费苦心。就像你得到一部武林秘籍,宝贝的了不得,天天翻看,背的滚瓜烂熟,但就是不动胳膊不动腿,那绝世的武功就会长在身上吗?譬如郭靖、杨康之辈,如果被困密洞巧得武林秘籍而不苦练的话,怎会习得盖世武功后成为一代大侠呢?课程再好,如果不练习不操练就只能成了瞎子的眼睛——摆设。
这让我想起昨天跟孩子们讲的《论语》“学而时习之”“传不习乎”,“学”与“习”是相辅相成的,“学”是被动的吸收,而“习”才是主动的获取,没有对知识的“练习”“温习”便没有真正的“学”。
由此我想到了自己,似乎对知识抱有急切的渴望,遇到好书好课便会热切的收入囊中,然而“口袋瘪瘪”却并没有“大脑满满”。原来我只是“叶公好龙”罢了,当“龙”真正来到眼前的时候,却逃之夭夭,找来许多借口避而远之,躲在自己的舒适区里呼呼大睡。“学习”与“练习”分家,“阅读”与“行动”剥离,只播种却不耕耘,只会颗粒无收。
“知行合一”,如钟杰老师那样做一个“行动派”。然而怎样才能真正行动起来,把书中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在操练中提升写作能力呢?我原以为是我不够自律,贪玩懒惰。今天听了得到里的一篇文章《自律:一个美好的假象》,忽而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文中说“自律天然就蕴含着和自我对抗的意味”,的确如此呀,我想学习的时候,我总感觉我少玩了,我太劳累了,为什么下了班还要像一个苦行僧一般伏案劳作?于是就感觉亏欠了自己。那什么是自律?文中说“自律不是自我约束和自我压抑,自律并不真实存在,自律只是一个人因为内心得到自由,对外显现出来的样子”。为什么一个人可以做到别人眼中的自律?原因是他内心自由。“比自律更重要的,是去找到你内心的自由。你的任何决定,由此而产生的任何行为,都应该源自你的个人意志,而不是外界或者他人。”“这样在心中全无,在别人眼里全是的自律,才是真正的自律。于是才能以不坚持而坚持,以不追求成果而拥有成果。在达成目标的时候,也才有发自内心真正的快乐,而不是绝对终于偿还完欠人的债。”
正如我要学习的写作课,并没有人强迫我去学,而是我发自内心的渴求,渴求进步与自我成长,这种内心的自由,才是真正坚实的行动的源动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