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
从《3 idiots》到《摔跤吧爸爸》——印度电影的华丽转身

从《3 idiots》到《摔跤吧爸爸》——印度电影的华丽转身

作者: 方汀 | 来源:发表于2017-05-20 03:35 被阅读85次
    在现实的道路上负重前行~

    今天下午好开心呀,和男神阿米尔汗来了一场时隔多年的约会~男神还是一如既往地棒!(星星眼~)

    真不懂,主流媒体对于《摔跤吧爸爸》成为爆款,清一色的“意料之外”之态,明明就是情理之中好吧!反正我是等好久了。从年初看到在印度上映时的报道开始,我就对这部电影特别地期待!先不说阿米尔汗就是票房保障(傲娇脸),光看题材就很有话题性呀。印度女性,性别歧视,夺金信念……关键还是讲摔跤的!竞技体育啊,都不需要情节,光是实况就已经很燃了好吧。而且,就算社会问题是有国界的,但梦想无国界呀!为了实现梦想而坚持努力地挥洒汗水,还有比这更励志,更能引发共鸣的吗?这种鸡汤,走过路过那不都得来一碗吗?这样一部电影不火本来就没有天理呀!

    咳咳,好吧,我冷静一下。然后……容我客观地来说说。

    我都没想到是一部这么欢乐的电影!由于先入为主的印象,加上印度女性、性别歧视、国家金牌之类的标签……可是,从我进影院开始笑声就没有断过,就如同回到了几年前……

    印度电影,从2009年的《3 idiots》开始走进我的视野,到今天,一步一个脚印,真的是不断在蜕变和成长。能保持输出自己价值观的同时,还能让观众买账,这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传统的“马萨拉模式”

    首先,再见宝莱坞,音乐依旧是最令人难以忽视的部分。但这次的音乐处理方式让我看到了自《三傻》以来,宝莱坞电影最明显的改变。在《摔跤吧爸爸》当中,已一改以往印度电影一言不合就跳舞的模式,舞蹈只在婚礼时候象征性地出现了小小一段。要知道,宝莱坞电影有他自己的模式。以往,一部典型的印度影片至少要有五至六段华丽的歌舞表演,且必须是大团圆结局。这就是典型的印度“马萨拉”电影。

    “马萨拉”是印地语中的“混合香料”。传统的“马萨拉模式”是印度电影的标志性叙事方式。即熔爱情,动作,喜剧,歌舞于一炉,加上团圆结局,辅之以大段大段的印式歌舞,再加之以印度电影的标志性时长。印度片拍起来的那个架势,好像不上三个小时都不好意思管自己叫印度电影。院线上映《摔跤吧爸爸》比《三傻》时长略短。虽然已经是删减版,但仍然高达两小时四十九分钟。那么,“长”和歌舞作为印度电影的群像,究竟源从何处呢?

    一切皆源于印度是一个多语言国家,不仅多语言而且多人种。既是“语言王国”又是“人种博物馆”,加之国家实行多语言并行政策,造成了一定的种族隔离。各语种族群对于自身母语电影的殷切需求,在某种程度上刺激了本国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而此时歌舞,作为印度人世代沿袭的生活方式,在极具感染力的同时,还可以跨越语言的障碍与隔阂,满足各个群体的需求。歌舞是印度的民族语言!在本土市场制胜的同时,也将印度的民族之声传向了世界。

    而“长”这件事,则是源于印度社会的贫穷。在上个世纪的印度,对于印度的主流社会,看电影还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于是对于花了钱进电影院观影的观众而言,都会希望电影要长,才会觉得核算。在这样的市场刚需下,大多数的印度电影时长都会保持在3小时左右。而且群众文化程度也有限,对于电影剧情的要求不高,倒是唱歌跳舞的欢快氛围很重要。所以,常常难以避免“时长不够,歌舞来凑”的状况。在电影发展的道路上,这也成为了印度传统电影叙事结构的硬伤。

    宝莱坞在成长

    但随着印度电影工业的发展,影片的故事性被一再加强,同时还要保持时长,兼顾本土口味,这对结构的要求就相当高了。所以《三傻》的华丽登场顺理成章。如果说《3 idiots》还是典型的“马萨拉”那么到《摔跤吧爸爸》就已经是非典型的“马萨拉”了。这是印度在用实际行动向世界证明,如果你对印度电影的印象还停留在传统的歌舞片,那么这是一种刻板的偏见!

    不过说到剧情片,和《三傻》不同,《摔跤吧爸爸》又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剧情片,因为制胜的不是情节而是题材!仅依靠题材天然的张力,及其带来的极大的话题性和关注度,打开市场的影片,这对于宝莱坞电影还是一个全能新的尝试。《三傻》在结构和叙事上已经达到了极致,《摔跤吧爸爸》这次显然做了个聪明的减法。

    再说回音乐,本次歌曲紧紧依附着情节发展,从各个人物的视角,起到了独白的作用,直抒胸臆,又极富感染力。时而欢快、时而悲伤,旋律优美也就算了,关键歌词还很幽默,这就相当惊喜了。与多年前的《三傻》如出一辙,音乐方面的运用可谓是印度电影扬长避短发挥自我优势的典范——极具标识度,却又不会喧宾夺主。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宝莱坞的音乐本身已经达到了相当高度,现在借由电影这个载体可以让全世界都为之倾倒。就如同黑人音乐,印度音乐同样是从最贫瘠的土地中开出的最美丽的花。

    细节决定成败

    再说到本次影片的选材——是女子摔跤。在印度这片国土上无论女性发生点什么事都是天然的素材。更何况摔跤还是极具观赏性的竞技体育。这就相当好看了!这情节根本就不用设计,直接比赛打起来呀!激励事件就是吉塔姐妹打架,然后以此为契机开始训练,再然后开始一次次比赛……因为目标是为国家夺金,所以危机就是国际比赛失利,转机在印度本土举办的国际比赛,小高潮是半决赛,高潮就是总决赛……水到渠成。你看,很明显题材本身的强度就成了制胜的关键。

    然而,这就对影片整体的完成度要求是很高了。但这部电影做得堪称完美!其实,这一点我在看《三傻》的时候就见识过了。

    当时给我留下极为深刻印象的一个细节是,在结尾高潮段的时候,女主的姐姐分娩需要自制吸盘的时候,法尔汉要去校长办公室借吸尘器。校长和男主都本能地从兜里掏出钥匙扔了过去。法尔汉没反应过来,看着男主一脸尴尬,校长一脸怒气,观众全都笑翻了。当时我真的是十分震惊。看过的观众朋友一定知道,男主身上也有校长室的钥匙,正是女主偷来给他的,这直接导致了三傻被开除的危机。可当时电影已经走到了全片的最高潮,在面对这样一个大场面的时候,电影主创的理智却一直在线,这样一个小细节,在成为笑料的同时也不忘时时与前情相连,时刻拽紧观众,绝不给你一秒出戏的可能。而这样的小细节在全片数不胜数,有观众评价“《三傻》的细节完成度是世界级的。”这一点也没有夸张。而且这句话还可以原封不动地送给《摔跤吧爸爸》。

    这部电影最经典的就是最后,吉塔5分取胜的慢镜头特写。真的不说什么了,做得真的是太棒了!短短十几秒张力十足!那极度狰狞的表情就这么直愣愣地撞进脑海里,我瞬间就泪崩了。冲击力太强!故事的材质是事物间的冲突以及理想与闲时间难以弥合的沟壑。在那一瞬间,镜头语言看似是将这道鸿沟弥合,却实际上是最完整的呈现,让每一个人都可以直视自己内心深处,我哭的不是吉塔,而是我自己的委屈和无能为力。而那一刻的感动则让我好像拥有了与生活和解的能力。

    女性自我意识从何处开始觉醒?

    负重前行的印度梦

    最后说回电影主题,每个人都说是女权,可真的不仅仅是女权,更是人权。印度社会问题矛盾之深刻严峻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料之外……我亲爱的男神阿米尔汗,之所以被称作“印度的良心”有很大一部番原因是因为他制作主持了一档以揭露印度社会现状为主旨的脱口秀——《真想访谈》。看过这部脱口秀,只觉得它的尺度之大令人咋舌,用鲜血淋漓,令人发指来形容都不为过。阿米尔汗曾说过,“印度没有审查制度。没有人会对你说这些东西不能在电视上说……当然相关的制度在完善。”但我后来才明白,他这句话说的不仅是电视审查而且是印度的社会现状。因为看完这档节目,你绝不会想去称赞它的民主和开放。相反,取而代之去形容这个社会的形容词应该是——蛮荒。政府不在意它的民众,当权者在意的只有自身的利益。而由于种族隔离和种姓制度,普通民众也无法反抗政府。法律?那只是保护既得利益者的武器!

    那么对于生活在这片国土上的女性们,她们每天面对的又是什么呢?父权、男权、种姓、童婚、性侵害……各种不公、侵害以及零保护!法律不会站在她们这边,政府也不会,如果连舆论都无法站在她们这边,那么印度这个社会还有什么希望?

    结局,吉塔在没有父亲注视的情况下完成了比赛。这是一个极具象征性地情节。女性没有在男权或父权的注视下,独立站了起来。这可以说这是女权意识的觉醒,但在我眼中这还是自我意识的觉醒——女性也是人,也有自我,她们应该拥有梦想,也值得拥有荣耀!

    就如同《3 idiots》刺痛了印度的神经,已经推动了高校改革。而《摔跤吧爸爸》则更多的是宣扬一种价值观和社会导向,是打在民众精神上的一剂特效药和强心剂。

    吉塔负重前行,并孑然而立。她的形象承载了一个沉重的印度梦,而印度的电影人、电视人都在为了能够建立一个更佳美好和适宜生存的印度负重前行。虽然前路坎坷,但却挡不住逐梦人的满腔热情,印度电影在一次又一次的挑战与逆袭中,完成了艰难的蜕变与华丽的逆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3 idiots》到《摔跤吧爸爸》——印度电影的华丽转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xfu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