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去女儿房间喊她起床的时候,她一起身我看到了手机插着充电宝放在她的枕边,当时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涌上心头,我没有说话,心里有一个声音在自言自语的质问女儿:“咱们不是有了君子协议了吗?手机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吗?你为什么说话不算话?为什么对自己这么的不负责任?为什么不尊重我!”
那一刻我心中涌起的念头让我有骂她,揍她的冲动。我心中暗暗告诉自己我要冷静。先离开现场。
我在沙发上坐着,做了几次深呼吸,脑海在想怎样应对这种局面,我试着把自己和女儿的角色调换一下,试试,如下:
我看到妈妈有点不高兴,我又惹妈妈生气了,我很自责,我怎么就管不住自己呢,我想听妈妈的话,我想做一个好女儿,我好憎恨我自己,我想妈妈以后再也不会相信我了,我讨厌我自己,我好希望妈妈不要对我失望,能再相信我一次,我好渴望妈妈的理解,好希望她能够原谅我,我有点担心和害怕,我不知道妈妈会怎样对我……。”
在体味这个过程的时候,我脑海里出现了自己小时候犯错时,站在父亲面前的情景……。
角色转换结束回归到自己的内心:因为看手机就给女儿定一个“不负责任”的标签,感觉自己有些过分。每个人的成长都不会那么循规蹈矩,自己不也是这样跌跌撞撞的长大的吗?每个人都有让自己不满意的时候,那我作为一个妈妈是否能够去允许和接纳这一部分的不满意呢?回答:是的。
继续做了几下深呼吸,然后不带任何情绪的过去,平和对女儿说:昨天晚上手机怎么放在了枕边?
女儿不敢抬头看我,低着头怯怯的说:昨天晚上看手机了。
我:那你说现在怎么办?
女儿:没收手机吧,说着,把手机送给了我。
我:可以。
(我再也没有多说一句话,我想孩子心中对于对错都有自己的判断,这时无需多言,采纳她的意见,也是让她明白自己要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接着我出去,把自己早上精心准备的早餐端到桌子上,温和的对女儿说:“赶紧吃饭吧,我再给你切点水果……。”
女儿上学出门前,我给女儿书包装了一包零食,跟她说,放学的时候,尽量不要去商店,看到别人吃东西,你馋的时候,可以吃这一包零食,女儿很开心,临出门时欢快的对我说:“妈妈,拜拜。”
早上发生的事情让我觉察到: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之所以难受,是因为我们习惯的陷入自己的感受之中,其中还有一种看不见的自我对抗,那是一种对自我的质疑。当情绪蔓延全身时,我们就容易被情绪牵制,难以从情绪中抽离,做不到客观的处理问题。
当我尝试着换位思考,用心感受对方的感受时,对方的那份脆弱与渴望,让我心中多了一些平和与心疼。
原来换位思考对他人是一种善意,对自己更是一份慈悲。
善护念,心方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