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下班了,现在是休息时间,没事不要找我。”
常常听到同事电话里这样说,我也说过同样的话。在下班之后就把工作丢一边。躺平、摆烂,不香吗?但当遇到危机时,我才发现,真正要考虑的是自己的职场竞争力。
一、什么是我最有价值的事
很多时候,上班族都想把工作和休息时间划清界限,都想把自己从工作时间剥离出来。最有代表的就是最近引起热潮工作时间996,955还是007?我以前也这么想,直到遇到一次网络维护行动的工作,需要供应商协助处理。
接到这个任务是在周六,在回复上级领导处理结果时,我默许了供应商休假期间延迟处理。我的想法是供应商已经在处理了,作好跟进即可。但上级领导对此不能立即处理的方式,对我立即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说影响到整个集团的处理速度。我才意识到了工作严重性,没有思考到工作任务的严重后果。
其实,我第一反应也很不理解,休息时间应该理解一下吧。但当我发现所有领导都在一线坚守岗位,只要一个岗位出现纰漏,就会影响整个行动的效果时,我才意识任务的重要影响,反思自己的价值。
为什么别人可以做到24小时在线处理工作,而我还在区分工作和休息时间?反省了自己的态度,承认了处理方式的不当,并在10分钟内联系供应商处理故障,还好,没有影响到整个行动。
德鲁克说,一切工作是为了卓有成效。“做完”和“做好”之间是用成果来衡量的。我们需要更新思维,不能适应环境变化就是致命的。从9000米高空俯视思维的局限,去迭代,把一件小事做到有成果、下次,接到更重要的工作任务时,才会有信心接住它,这对于个人而言是最有价值的事。
二、什么是我最独特的事?
回忆一下,同班同学们一起毕业,一起工作,3年以后,差距开始拉开,5年以后,财富开始有区分。你是不是会认为,是选错了行业?是天赋有别或原生家庭的实力差距?
有些人一路精进,升职加薪,有些人高频跳槽,找不到满意的岗位。都说踏入职场的第一步,第一份工作很重要。但是选择第一份工作,是源自对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擅长能力、兴趣的综合考虑,还是随意应聘、海投碰运气?接下来的第二份工作,又如何规划呢?不高兴了跳槽
台湾作家刘恭甫曾经是企业的项目工程师,因为十多年的项目管理经验,他想能不能提高一点大家的兴趣,用游戏的心态去工作呢?于是他把项目管理设计成游戏模式,让受训者在边玩边学中掌握技能。这种创新方式被德国教育平台发现,邀请他到德国进行现场教学。从此,他用思维创新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这是属于他的独特能力,在不断思考、挖掘中去扩大价值化。
把自己独特的技能发挥和扩大,是我们拉开差距的真实原因。
三、什么是我最乐此不疲的事情?
如果打游戏突然断网, 沉浸煲剧时突然停电,讨厌被打断,会拍桌子、嗷嗷叫吧。我会,我发现原来在做自己最有专注的事情时,是沉浸其中,不想被打扰的。
沉浸其中,而乐此不疲,表现出一种专注力。一时兴起、一时热爱不能称作乐此不疲。当我们去专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会全力以赴。
我在2018年底为了举办一场交流会,从文案撰写、行程规划、接待细节、现场彩排等负责整个流程的衔接和应对。为了完美呈现,工作组团队成员没有一个人说放弃、置之不管、推脱责任。
在遇到问题时,大家更加团结、一起提建议,用尽方法调动资源,调整计划,熬夜彩排,只为做到万无一失。
最后的完成效果可能离完美的目标还有一点距离,但团队只希望把事情不仅是“做到”,更要“做好”。
职场竞争力是随着外界变化而变化着。10年前的工作岗位,今天已经被新的岗位替代了。比如,抄表工,电话接线员,打蜂窝煤、钢笔修理工、补锅匠,也出现了新的职业,人工智能、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大数据等等。我们不能再被从众思维定势牵着鼻子走,嫌工资低,嫌公司小,嫌事多离家远,其实这些都是源于常规思维模式,井底看天空。
有一位作家在演讲会上问大家,”如果你觉得自己能力超群,有世界500强企业争相挖你吗?”这个问题顿时击中了在场的观众们,引起深深的沉默。
是的,把自己放在一个更专业更深度的圈子里,你的能力值能打多少分呢?请从现在就开始,学习、行动起来。自我评价自己的岗位胜任力,去做有价值的、独特的、乐此不疲的事,去训练和提高个人职场竞争力,规避被淘汰的风险,扩展你的职场晋升通道。
最有价值的事、最独特的事、最乐此不疲的事情都在指向一个目标,提升个人职场竞争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