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饭的时候,儿子跟我说要抱抱,一边摸摸他的头一边随口问“怎么了?学校发生了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吗?”
他就说“学校不好玩”,原来是语文老师今天批评了他的字写的不好。他不开心。
做好饭后,我找他聊:“你这次是不是有进步了?好像没有像上次一样生气很厉害呢?只是有点不开心。”
“有啊,我也顶嘴了呀”
“那你怎么顶的呀?”
“老师问我写的好不好看?我说好看极了!”
逆反心理的娃很会气人,我还是认可了他的进步。告诉他,人受到了批评,肯定会不开心,我小时候也是这样的,别人一说我哪里不好,我就不开心,现在长大了慢慢的不是那么在意了。
然后他又告诉我,“这样她会把我带坏的呀,每次说一次我都要好久不想听课,还撕了三页纸。”
我说那可能需要我们学着控制情绪,已经,比以前有进步了,即使不开心也知道控制自己的行为了。普及了控制行为的重要性。
后来我拿着他的作业本,看他重新写的作文很认真,又夸了他一番,然后把老师在本子上对他的好评价,都读出来给他听。让他明白,老师对他也是有认可的地方,只是因为他写字不好好写,老师认为他不认真,另一方面老师会感觉到没有受到尊重。
吃饭时,我又把问题提出来三人讨论。抛出一个问题“如何把一个坏事变成一件好事?”经过他俩的乱答,我给出了我的引导答案“哥哥以后写字可以认真一点,这样自己的字变好看了,而且也不会让老师再批评了。”即坏事变好事。然后举了几个我们都知道的例子,我们家如何使一件坏事,最终变成好事。
最后分享了自己对人性的理解。人都不喜欢被别人说,每个人都会保护自己,别人说自己的时候,肯定不愿意说自己是错的,而且可能还会有情绪抵触,发生冲突。但是要看一个人性格好不好,值不值得交往和沟通,要看别人指出他的问题之后,他事后有没有反省,思考一下自己存在什么问题,然后稍微改一改。如果一个人一开始不承认自己有问题,事后也不认为自己有问题,那么他就不好打交道。这时弟弟有共鸣,分享了他班上谁谁谁的事例。我也分享了一个例子。哥哥应该也会感同身受,因为他在老师批评之后有认真的重新写好了。
感觉他们应该能多一点对自己和别人的认识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