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小时候上学的时候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你突然对老师讲的某一个问题你产生了深深的疑惑,心里想着是不是还有另外一个答案?
你鼓足勇气举手提出自己的疑问,老师听完沉吟半晌,然后回答你:“你想法还真是多啊,别整天想些有的没的,你只要记住老师的答案就可以了”。
万一考试的时候,你写下了按照自己的想法和理解形成的答案,得到的只能是大红的叉叉和扣分。从此,幼小的你有什么想法你只敢在心里默默琢磨,再也不敢轻易提出自己的异议。
久而久之,你发现只要死记硬背住老师的正确答案,不仅可以应付考试,而且自己根本不需要费神动脑筋了。于是,你放弃了自己去想去思考的主动性。
(二)
由于老是害怕自己犯错,于是你给自己的人生设定了很多限制。学知识就这样变成了被动的接受,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在既定的的规则和条条框框中你做得很好。
可是,在复杂的无规则环境中,永远有意料之外的情况发生。当你踏入了社会,必须独自面对所有的问题时,你才猛然发现,再也没有人来给你正确的答案了,所有的一切都需要你自己去想办法,去思考,去决策,常年固化式学习已经将你的思维牢牢地圈住了,你已经变得诺诺唯唯不敢越雷池半步,根本应付不了这个社会的翻脸无情,就此你踏入了一个又一个的坑。
同时你发现你身边有这样一种人,他们对任何事都有独到的眼光,异于常人的想法和做法,支撑着这份眼光的是因为他们具有你所没有的分析力、鉴别力和判断力,而这些都是由于他们拥有你所缺少的思考能力。
此时你也明白了一切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前提就是要有思考能力,没有了思考能力,你会完全被这个社会牵着鼻子走,不仅如此,它还会在你猝不及防的时候给你重重的一击,让你痛苦不堪却又无可奈何。
(三)
如何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就成了你需要解决的大问题。我们知道我们要去做一件事,但是我们很少去想: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我应该怎么去做才能把这件事做好?也就是在一件事面前,我们要多追问几个问什么,这种思维叫黄金思维圈,可以让你迅速看透事物的本质,只有找到事务的本质,我们才能知道各个关键点的衔接之处,从而完美地解决问题。
我们经常会说一句话叫做“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意思是说不懂的人只看表面现象,很肤浅;懂得事物之间联系的人,能看的出该事物或事件的起因结果以及发展趋势。
有时我们不舒服去医院看病,医生总是要对你做全面检查,你非常不理解,我只不过是有点头疼,干嘛那么费劲呢,抱怨医生是在过度检查。
可是,我们不知道的是引起头疼的原因有很多种,有可能是感冒、贫血、脑血管问题、颈椎问题等等都可能引起头疼,我们片面的以为头疼只要开点止疼的药就可以了,但是身为内行的医生却要查出病因才能对症下药。
最近很多人都加入了买美股和港股的行列,其实中间有很多人是盲目跟进的,既不懂K线图,也看不懂财报。但是ta笃信一条,我只买GAFATA,因为这是笑来老师推荐的,而且是有人经过半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跟踪记录确定是一直在上涨的股票,就将这笔钱判作死刑,涨了算我得到,跌了就只当没有这笔钱。
这是包括我在内的大部分投资美股和港股的想法和做法。这种做法就是相信专家的权威,和自己无法判断又受到利益的巨大诱惑,只能将本钱判为死刑而听天由命。
你看,即使是有关于自己的利益联系,我们也不会强迫自己去读懂财报,弄懂市场,只是觉得我应该去做这件事,这件事有巨大的利益,却不问问自己为什么要做,该怎么去做。
(四)
这就需要我们明白另一个概念:元认知能力。这是对自己的思考有一个完整的认知和理解的过程。
前几天一个朋友过生,他非常感慨地说:没想到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我就到了不惑之年了,以前最讨厌有人说你要怎样怎样,你现在不能体会,等你能体会这句话的意思时就晚了。现在,我是真正的体会到这句话的意思了,可是当我把这句话讲给我的孩子听的时候,他那种嫌我啰嗦的样子就让我想到我当时听这句话的表情,这种体会真的只有过来人才能懂。
时间总是在过后才显得飞快……
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
若是这种感觉是真实的,那我当年为什么忽略了这个事实?
那么这么多的时间都去了哪里呢?
从现在开始我应该如何思考?如何判断?如何行事?如何抓紧过好每一分、每一秒呢?
我还要纠正什么呢?
……
以前,你觉得时间过得快,但是转而一想每个人都这样啊,不管贫富,时间还是公平的。可是你从来没有想过,有的人把时间过的值钱,很有价值;有的人只是浑浑噩噩地等待时间一天天过去,时间只不过是计算生命的一个符号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