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家长辅导孩子写作业,一直是家长的噩梦。还记得之前那个爆火的视频吗?
父亲辅导女儿写作业,问她铅笔怎么填的单位,哪有15米长的铅笔?你信不信,我抽出我40米长的大砍刀。
结果,小女孩接她爸话茬,你40米长的大砍刀,正好削我15米长的铅笔。听到这句话,气得她父亲,自己抽自己的嘴巴。
我们这些看客,听到这对话,则笑得合不上嘴。可是笑完以后,作为一名老父亲,也是感到莫名的心酸。
数字加单位,是我们度量世界的方式。如果孩子连厘米和米这样的单位,都傻傻分不清楚,又该如何去理解这个世界呢?
正面.jpg贰
巧了,最近我正好遇到这么一本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难题。这本书就是浪花朵朵出品的《万物的尺度:看得见的单位》。
你还记得你小时候,是如何记住课本上单位的吗?那么多单位,这么抽象,考来考去,才勉强记住的它们。但你真正知道这些单位是怎么确定的,有多长、多大、多重、多快、多强吗?
这本《万物的尺度:看得见的单位》,用图鉴的方式帮助你理解近80种单位,让抽象的单位也能带来具体的感受,让你能够更深入理解世界。它既可以作为课堂知识的补充,也可以作为趣味的课外延伸读物,有利于培养科学头脑。
《万物的尺度:看得见的单位》的主编是丸山一彦,现任日本和光大学经济学院工商管理系副教授。日本儿童俱乐部负责编写,主要从事儿童书籍的策划和编辑,代表作有《身边的科学》等。
微信图片_2021063000403311.jpg
叁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本书,它有三点值得推荐的地方。
第一点,封面藏有乾坤,内页通俗易懂。
这是一本精装的16开绘本,封面很有意思。远看像是一个大问号,近看发现上面有很多图片和文字介绍。比如4个苹果排成一排,上面标明4个苹果1kg。
又比如电吹风5.5A(最高温度)100~120°C。这一个封面,就涵盖了很多单位的信息,足够吸引孩子的目光。
打开这本书的内页,开篇是以一个漫画引导--单位探险队。整个画风充满了日式风格,形象十分可爱。他们先是在校园里找到1m的物品,然后又通过换算的方法,找到更多的1m。
这个时候,明显感觉到,漫画在慢慢引导孩子,开拓思维,懂得转换。整个探索过程,既循序渐进,又幽默有趣。这样的开篇,能够吸引孩子们,去寻找更多的单位。
单位探险队.jpg
第二点,知识小模块,看前世今生
摊开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到,平均每两页,讲解一个单位。通过运用照片和图片,对这个单位进行解释。这种配图的方式,让抽象的物理单位,给孩子带来直观感受。毕竟,很多孩子认为数理化没有乐趣可言,满眼望去都是枯燥的数字。
内页上的知识点,划分为多个小模块,分别为文字介绍、配图、小知识、扩展知识、杂学小课堂等。内页上详细介绍单位用来表示什么,解释它是怎么制定的,有什么样的历史。
丰富的小知识,延伸介绍单位的历史和相关科学家。比如安倍是表示1s内通过导体的电子的数量的单位。安倍就来源于一个人名,这个人叫做安德烈·马利·安倍,他是法国物理学家和数学家。
安培.jpg
第三点,深奥知识简单化,亲子阅读欢乐多。
这本书总共介绍了80多种单位,可能有人要问,目录上不是写介绍36种单位吗?没错,这本书是详细介绍了36种单位。可除此之外,还介绍了约40种相关单位。为了方便理解,本书利用相关单位的解说,来实现深奥知识简单化。
这本书面向的主要对象,是7岁--10岁的学生。但是作为孩子的家长,我也是看得津津有味。上面不仅讲到一些常用单位,还有很多陌生单位。通过看这本书,我和孩子都学到了很多知识。
提起“赫兹”这个词,我们知道它是表示声波或者电波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的单位。可是很多孩子听到这个词,第一反应就是某选秀节目里的虚拟偶像。
我们会感觉孩子是错误的,两个名称根本不一样。可孩子有错吗?并没有,只是我们与孩子之间有代沟。我们只有陪伴孩子,才能知道他们真实的想法。亲子阅读,享受快乐时光。
赫兹.jpg
这本《万物的尺度:看得见的单位》,用十分形象的图画和照片向我们展示多种抽象单位。很多理论上我们知道的单位,在这本书上只需要看看图片就知道。
单位与我们日常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要利用这本书,带着孩子在生活中学习单位,让他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
世间有万物,万物有尺度。尺度用单位,单位看得见。
我是杰克小镇,有两个娃的超级奶爸。总结分享育儿感悟,当个有趣的阅读推广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