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善良,必须有点儿锋芒,否则就等于零。——爱默生
关于讨好型人格百度词条是这样解释的:
讨好型人格非人格障碍,但是很多人却常常被自己的讨好型人格困扰焦虑,希望可以自我拯救。
有社交天花板之称的主持人杨迪,上榜微博热议话题#讨好型人格在社交中一定是弱势吗?引发了1500W+围观,3000+讨论,回复中大部分观点都是肯定,认为讨好型人格委屈自己,太难了;当然也有一些反方观点,认为讨好型人格受人欢迎,像杨迪一样被大家喜欢没有什么不好。还有些人间清醒则表示:任何人格都有其两面性,没有绝对的好或不好。
【01】别让你的善良被人任意践踏
我们常常会在新闻上看到:某某老好人因为一件小事成为杀人犯,人们在震惊惋惜之余往往会有:别把老虎当病猫的感慨。
讨好型人格常常会不自觉忽略自己的需求,只要别人有需要就可以义无反顾的帮助别人,当别人表现出感谢的时候会让讨好型人格的人特别有成就感,甚至萌发做超人的冲动。有些得寸进尺的人就会疯狂践踏这种没有底线的善良,而讨好型人格的自我牺牲,往往被视为“舔”。这种在关系中无底线的“舔”让很多人不齿。今天官宣离婚的汪S被很多大V拿来做讨好型人格的案例,认为一方在婚姻中的过度妥协是导致这段关系终结的主要原因。
讨好的本质是恐惧,恐惧不被喜欢,不认可自己,过高的不配得情绪,让讨好型人格惴惴不安,小心翼翼,过度付出。这样的描述跟中国大多数成年人的父母很像:在孩子面前他们就像做错事的孩子,而我们却理所当然的认为他们因循守旧、顽固不化、笨拙蛮横,但其实他们也许只是想要更靠近年轻人的世界,所以请记得不要欺负父母的善良。
【02】你的善良必须带点锋芒
无底线的善良等同于助恶。坏人不会因为你的过度付出就心怀感恩。升米恩,斗米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味的委屈自己换不来关系的平等,只会助他人威风,灭自己志气,久而久之,委屈愤懑的情绪就会越来越重,一直享受付出的人会也会因为长时间的接受变得不再珍惜,或者因为心生愧疚反其道而行,会生出逆反心理。
讨好的前提是要爱自己,没有原则的讨好只会让关系渐行渐远,注定无法长久。过度付出的原因是希望被看见,所以才会在得到肯定后,继续加倍付出。
有心理学基础的人很可能会把过度付出和无条件的爱弄混淆,无条件的爱也是有边界的,有边界才自由。常常会有人说:做人,还是要劝你善良。但是学姐认为要学会为自己的善良划一条底线,不要纵容他人无底线的践踏。
【03】自尊自爱是讨好的前提
人,生而复杂。没有人是单纯的某一种人格一成不变。
讨好型人格过度付出是想得到认可,求而不得就会生活得拧巴。但其实讨好型人格敏感度高,共情能力强,正如杨迪被称之为“社交天花板”,他说:通过自己的周到,让大家都能感觉到舒心,这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而这恰恰是他最不同于大多数讨好型人格的地方,他接纳自己的讨好型人格,并正确看待自己的“讨好”行为带来的后果,这是很多人做不到的。
大多数的讨好型人格都把自己的需求放在所有的事情之后,可以满足所有人的要求,唯独不愿意放过自己,对自己大方。常常在过度付出中纠结内耗,把生活过得一地鸡毛,生命也是拧巴的状态,常常跟自己较劲。
接纳自己、善待自己,尊重自己的需要,才是治愈的良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