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感恩师父分享国学智慧8.27

感恩师父分享国学智慧8.27

作者: 聶楓 | 来源:发表于2022-08-28 07:08 被阅读0次

今天分享国学智慧:只有永恒真理才叫“明”。

什么是真理?无惧时空的考验,几千年前是真理,几千年后也是真理;在东方是真理,在西方也是真理。什么是真理?能放之四海而皆准,所有生命都无法违背,各行各业都必须遵从,万事万物都只能照做,这就是真理。所以,修德近道不是归人,而是归理。人无常,理恒定;人复杂,理简单。

所有形式都是精神的载体,任何东西,言语、典籍、方法等,越接近大道越简单。修德近道有一个特点:从言行到思想,越来越简单——简单才明了,繁复了容易舍本逐末。学道是为了学智慧,老子将人类最高的智慧称为“明”。

《道德经》中对“明”有三个定义:第一“自知者明”:能反观内照,觉知内心,体察欲念,这是自知之明。世俗之智好外求,有所知也必有所不知;而自知之明向内求,无所知才能无所不照。

第二“见小曰明”:能从日常、微小事物中,发现端倪,觉察问题,这是高超的智慧。不寻常之事,大家都能发现;而内心清明的人才能于寻常中发现不寻常,然后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第三“知常曰明”:不变的是“常”,常是变化的基础、万物的共性,往往隐藏在表象之后。世人只见个性,圣人能见共性。个性繁杂,千差万别;共性单纯,系出同源。了知共性,才能气定神闲,因为万变不离其宗。

所谓“知常曰明”是深意识、内明心,是从观察进入到观照的层面。观察是翻阅、寻找;是本来心里不知道,需要花点时间找一下。而“观照”则是内心清澈到了“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的程度:心如空谷,无声沉静,有声应和——若有人提问,他无需思索,答案自动现前;若他要做事,也无需推演,方向就在眼前,这就是“明”的境界。

老子正是明了宇宙规律、社会规律、生命规律的“常”,才留下一部《道德经》,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帮自己解脱。

相关文章

  • 感恩师父分享国学智慧8.27

    今天分享国学智慧:只有永恒真理才叫“明”。 什么是真理?无惧时空的考验,几千年前是真理,几千年后也是真理;在东方是...

  • 感恩师父分享国学智慧

    今天分享国学智慧:对于天道五德的真髓要真修实证。 这个“修”字即修真、修余、修长、修丰、修普。修德于身重在“真”。...

  • 感恩师父分享国学智慧8.2

    今天分享国学智慧:大道不是别的,而是无限的爱,爱洒天下,有德者有得。 最好的教育无需多言,做得到的磁场比说得好的影...

  • 感恩师父分享国学智慧8.6

    今天分享国学智慧:人一旦失去中和,就会被万物反夺其气而害生。 人类因万物而能生,但很多人也因贪恋万物而得死,这是因...

  • 感恩师父分享国学智慧8.7

    今天分享国学智慧:万物历尽繁华也必归之于道。 肉体有形,有形之物就有生老病死,因此有壮就会老,有老就会死,这是肉体...

  • 感恩师父分享国学智慧8.3

    今天分享国学智慧:掌握和谐与平衡,才能将强大的生命力呼唤出来。 一路走来,每个人都希望拥有和谐的家庭。家不在贫富,...

  • 感恩师父分享国学智慧8.12

    今天分享国学智慧: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柔弱代表生机,坚强预示衰竭。生命的密码是...

  • 感恩师父分享国学智慧8.13

    今天分享国学智慧:人生百年就是在不断修练“大智微明”智慧的过程。 道用“大智微明”的智慧,“润物无声”的方式,精准...

  • 感恩师父分享国学智慧8.14

    今天分享国学智慧:柔弱到极致心中便无我从强! 懂得在关系中修和谐,才是真修炼。 能守住天生的和柔之气,不但能以和气...

  • 感恩师父分享国学智慧8.5

    今天分享国学智慧:真正的柔弱者,不是懦弱无能。 而是智慧远超常人,却无意与人计较;威力远超常人,却无意向人炫耀;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感恩师父分享国学智慧8.2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xpq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