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果然又做了一个清晰的梦。在梦中,我很自豪很夸耀的。我对着一帮人夸耀yongjun。这帮人都是我比较熟悉亲近的人,其中包括了他,他听了我的夸耀,也很开心。这是我第1次在梦中有这样的感受。
这似乎代表我对他的态度转变了。早上五点多钟醒来,把这个梦回忆结束以后,看了一篇文章,受益!我就用自我对话的方法,对自己讲述心里面的感受。把那些难以面对情绪和想法说出来。刚说到一半的时候,心里面已经开始豁然开朗了!得到了化解!
自我陪伴——这是最好的疗愈。
把这篇文章最喜欢的部分摘录下来:
以这个视角来看,以法性大海,未知自我为背景:人会如何与自己沟通?如何直面自己?如何对待自己?人会如何劝解自己?安慰自己?人会如何在内心寻找答案?
带着这个思考,贺琳老师的很多话,开始有了不一样的理解和联想:
1. “慢下来,退一步”。
这句话,贺琳老师经常讲。对话中的贺琳总是细致、缓慢、柔和、耐心。这其实也是每个人从内心善待自己的状态,在安静、安心、安全的氛围和环境下,慢下来,仔细看看内心各种念头的起落和浮沉,观照这些想法的来龙去脉,假设和前提是什么?对自己的影响是什么?自主和不自主的部分是什么?除了这样想,还可以怎样想?有没有更多选择和可能性?
2. “愿意花时间倾听,并作出回应。”
在对话中,贺琳老师总是很小心,很谨慎,不断向当事人核对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不急于下判断,更不急于解决问题。允许当事人以自己的节奏、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方式行进,而不是生拉硬拽。
一个人面对镜子里的自己,发呆、出神的时候,镜子大概也不会着急吧。
3. “做自己。”
贺琳说,合作对话是让你做自己,而不是模仿成为另一个人。
大概是12年年底,在美国访学期间,有一天忽然有省 :“我永远都不可能成为第二个贺琳”,那一刻,似乎如释重负,也隐约达成了来美国的期待,对于合作对话、对于自己,“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
自此,开始了在合作对话中的“任性逍遥,随缘放旷”,虽也跌跌撞撞,却始终乐此不疲!
4. “小心自己的假设和直觉”。
记得有一次工作坊的对话演示之后,一个学习者谈到了自己对于志愿者家庭的很多推断和猜测,贺琳问TA这些推断是从哪里来?学习者很自信的说,来源于自己的直觉。贺琳老师以少有的严厉说:“你应该对自己的直觉小心!”
5. “在对话中,我自然安静下来”
贺琳在对话中的静和定是我印象最深的。不论是面对质疑挑战,还是面对痛哭流涕。
十年间的学习,一直如此。
贺琳的状态正如苏洵所言:“唯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
![](https://img.haomeiwen.com/i8074619/14ebd70b0c6d3478.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8074619/7656226c1bc5ae9c.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