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2017年开始带学生,最开始带的是初三学生,那个时候的教学来自以前的积累,以及短时间内的大量刷题。在和学生讲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题时,我自己知道简单地列一个表格,把量与量按一定的逻辑顺序摆出来,因为一个大题不仅数据多,而且文字也多,不做点笔记读完后可能啥也不记得了,就像这个题目。
那个时候我隐隐约约感觉到自己这种题的讲解方式有哪个地方还没讲清楚,表现是我的学生一直不能明确到底怎么列表格。现在我知道问题所在,我有时候会把数量竖着放,有时候又会横着放,没有形成一个固定的模板,变数太多,学生不能搬到其他题目中使用。比如这个题目
有以下两种书写方法 有时候这样 有时候这样到去年再带初一初二时,也教方程的应用题,这个时候我已经固定了一个基本的框架,横着写甲、乙,A,B这些品类,竖着写数量,比如速度、时间、路程。
横排写品类,竖排写教学比以往顺利很多,通过多次示范,学生终于建立起列表格解决方程应用题的习惯,但是这个过程也比较久。
今年带别的初一学生,基础更差,还是方程应用题,我先教他们列表格,基本上就是填空,之后就是怎么列方程,从哪里着手。这次我发现方程一般列在“总共”、“比较”这些字眼当中,比如:XX比XX多/少/快/慢/一样。
第一个划线地方列出X+Y=85,第二个划线处列出16X∶10Y=2∶3。从学生反馈来看,这样讲题的效果进一步提升。
学无止境,相信对这一个知识点的教学,随着经验的累积,还能摸索出更好的教学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