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全国第三大城市

全国第三大城市

作者: 这个_aef4 | 来源:发表于2017-11-19 23:50 被阅读0次

    关于武威有个段子,说是武威老师给学生上课时用后鼻音很重的方言介绍,全国有三大城市,分别是北京、兰州、武威。很多人听了一笑了之,会觉得不过又是个夜郎自大的故事罢了。

    但是翻开历史书后令人咂舌——武威在历史上“全国第三”时,北京、兰州都还是个小地方,顶多是那时候的三四线城市吧。历史上的武威有多牛?如果没听说过武威,你一定听过古代的九州,中国最古老的行政区划。

    雍州是古九州之一,《禹贡》记载,“ 黑水西河惟雍州 ”。黑水、西河分别是今天的黑河与黄河。但据后人注解,这片区域远远超过黑黄两河相关流域,大概包括了甘肃河西走廊、陕西中北部以及宁夏、青海等地。而雍州的中心,先后有雍城、姑臧等几种说法,姑臧便是武威的古称之一。古雍州中心虽说法不一,但武威地区的确曾做过雍州牧、雍州刺史的驻地。

    如果因年代久远,以武威为雍州中心尚有争议,不足以证明其历史地位的话,那么作为“五凉古都”的武威是确凿无疑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河西走廊地区政权更迭,先后建立过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大凉等五个政权,但建都之地都在凉州,凉州就是今天武威市府所在地。五胡乱华后,晋王朝南迁,文化学者一般认为中原沦陷,经济文化中心也随之南移,这当然是一种狭隘的论断。且不说后来唐宋时期中原文物鼎盛,即使是南北朝乱世,武威也是全国的文明中心之一,因此有“北有姑臧,南有建康”华夏两大中心之说。

    历代政权举凡建都,选址重点考量无非两个因素:经济基础与战略地位。古凉州在这两方面,应该是河西走廊的上乘之选。从商贸和农业生产看,凉州自古以来就是“人烟扑地桑柘稠”的富饶之地,也是“ 车马相交错,歌吹日纵横”和“丝绸西去、天马东来”的西北商埠重镇;从战略地位看,凉州素有“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之称,地理位置之显要可见一斑。

    古凉州作为西北的军政、经济、文化中心地位一直保持到了明初,朱元璋第14子肃王朱楧先就藩甘州,几年后又迁至兰州,自此凉州的中心地位才日渐低落。从魏晋至明初,如果不算古长安的话,凉州完全配得上“西北第一都”的名号。

    说起古凉州,还有一个文化事件和政治事件不得不提。很多人知道中国旅游标志为“马踏飞燕”,这一青铜器原件便出土于武威。1969年,武威雷台汉墓中出土了一批包括几十匹铜马在内的文物,随后被送至甘肃省博物馆进行修复。1971年,郭沫若在兰州参观时,看到了这批文物,慧眼独具的他对这匹马踏飞燕的铜器赞赏有加。后来几经认定,从众多名称中选了“马踏飞燕”“马超龙雀”作为其名,并于1983年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后又被定为国宝级文物,至今仍是甘肃省博的镇馆之宝。

    政治事件与西藏有关。1247年左右,元太宗窝阔台三子阔端代表蒙古汗廷与西藏加派活佛萨迦·班智达在凉州成功举行了一系列会商,就以和平谈判代替武力征讨的问题达成共识,并产生了《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使西藏正式纳入中原帝国版图,史称“凉州会盟”。自此之后,中原各个王朝及历届中央政府,都对西藏行使着完全主权,并把西藏地方划定为一个行政区域。因此,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标志着西藏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政治价值高低,在今天不言而喻。

    历史记得武威,但武威却在玩弄历史。近些年,每办节会,都会请一些所谓的“文化大家”来捧场,比如上过某某讲坛肢解过论语的Y女士,对西凉文化讲不出什么真知灼见,但据说架子大得不得了;又比如被授予武威“荣誉市民”某文化大师,海阔天空神侃一通,也没说明白生于江浙一带的他到底跟武威有什么关系。依我浅薄之见,都是些沽名钓誉见钱眼开的文化贩子罢了。

    现在想想,那位说武威是“全国第三大城市”的老师倒并不一定是夜郎自大,但是不肯耐心探究祖宗遗产而急功近利去捧“大师”臭脚的官员们,必定有些数典忘祖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全国第三大城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xrmvxtx.html